工業村管理機構成立資金來自公帑

工業村管理機構成立資金來自公帑

【本報訊】董建華政府被質疑以一減再減的優惠價向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批出將軍澳工業邨地皮,其實本港工業邨用地一直由法定機構負責管理,訂明目的是為了扶助香港的工商業,因此土地價格本身已經是以優惠價格批出,但TVB獲批的地價,較部份進駐工業邨的廠商更低廉。

保證平等對待
港府於一九七七年成立香港工業邨公司,以發展及管理位於將軍澳、大埔及元朗的三個工業邨,為製造及服務業提供廠房用地。為扶助工業發展,因此一般都是以土地的發展成本,向工商業界提供用地。
據工業邨公司當時發出的資料介紹,該公司主要為未能在傳統多層式工業或商業大廈運作的行業,提供已發展的工業用地,主要針對新式產品、科技、高增值行業以及對本港出口有重大貢獻的廠商等,已進駐工業邨的行業包括鋁廠、雷射光碟製造廠、印刷業、電子工業等,工業邨更保證會對本地及外資公司一視同仁、平等對待。
到了○一年,行政長官特設創新科技委員會主席田長霖提出合併工業邨公司、香港臨時科技園公司及香港工業科技中心公司,以精簡架構,為科技產業提供一站式的服務,培育新成立的科技公司,以及在工業邨內為生產工序提供土地和設備。

申請18億經費
同年五月,三間公司合併成立新的香港科技園公司,同樣屬於法定機構,根據《香港科技園公司條例》成立和運作,經費主要來自公帑,在其成立之初,政府向立法會申請一筆約十八億元的經費注資入科技園,而科技園前身的工業邨公司和工業科技中心則有數億元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