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宏觀調控的壓力蔓延至汽車行業,中國銀監會承認對內地汽車貸款進行專項調查,加上上月內地汽車銷售較預期差,令投資者對內地汽車股抱更大戒心,導致股價昨日全線下跌。大型證券行如瑞銀指事件僅屬開始,汽車股仍不宜染指。
對於內地報章報道,銀監會將於6月中旬對銀行發放的汽車貸款進行「特別調查」,《中國經營報》引述銀監會發言人矢口否認,表示只會對內地汽車貸款進行專項調查,指這是基於宏觀經濟調查的需要,並非銀行的車貸業務存在問題。
5月內地汽車銷售遜預期,較4月跌22%,較去年同期升幅亦減慢至16%,即時令到汽車股瀰漫一片肅殺氣氛,汽車股全日俱受壓,跌幅介乎1.19至6.62%,慶鈴(1122)更接近1年低位,收1.03元。駿威(203)收3.175元,跌6.62%,創半年新低。
瑞銀認為,5月中國汽車銷售放緩僅是開始,過去兩年中國增長主要依靠基建帶動,私人消費不算強勁,估計在宏調下,私人消費會進一步減慢,加上中國汽車產能過剩現象將逐步浮現,因此該行建議投資者將汽車股換馬至防守性較強的公路股,尤其是駿威,該公司主要持有廣州本田47.5%股權,只屬一個被動投資者,並無主動及汽車設計開發權。
德意志銀行指出,5月汽車銷售增幅是兩年來最低,增長幅度更低於市場預期,估計原因是北京將於本月10至16日舉行國際車展,消費者正等待新車型推出及汽車減價,從而推遲了買車,加上今年3月汽車貸款保險退出後,各銀行已紛紛提高車貸門檻,汽車貸款成數由早前的25%降至5%,以及上海車牌拍賣政策未明,都對汽車銷售產生不利影響。
花旗指出,宏調極可能打擊到未來幾個月的汽車市場,儘管上半年業績會令人失望,但該行看好以商用車為主的華晨(1114),認為該公司只會受短暫影響。華晨5月的銷售表現較參差,其中客貨兩用車較4月跌28.8%,銷量為4700輛,較首季平均每月銷量少18%,中華轎車5月銷量為1700輛,較4月跌15%,但合資的寶馬轎車5月銷量則增29.4%至1100輛。華晨首5個月共銷售客貨兩用車2.85萬輛、中華轎車5200輛及寶馬轎車4977輛。
花旗雖然將華晨今明兩年純利預測調低23%及20%,但認為其利潤率會隨寶馬合資車廠運作逾來逾暢順而改善,故維持其買入/中性評級,只將目標價由原先的3.55元降至3.4元。華晨昨收報2.65元,跌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