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午市出現回吐,12500是心理關口,加上累積升幅大,短期不易一攻而破,是十分正常。大市走勢依然偏好,估計整固一番以後,繼續尋頂旅程,策略上是趁低造好,12000失守才重新盤算。
在目前的升浪當中,二三線股顯著落後,傳統智慧是炒完大股之後,必有資金轉投落後股份,不過筆者有些擔心,今次的環境會特別不同。
以往二三線股貨源較集中,不過隨着過去兩年的追捧熱潮之後,絕大部份二三線股都已是基金股。在上兩個月的低潮之後,二三線所展現的超高流通性風險,相信並非太多基金能夠接受,因此市況好轉,可能會有頗多等待高位減持的長線客。
其實這個現象並非好事,工業股沒有理由剩餘幾隻大股,例如創科(669)、福田(420)、德永佳(321)等供大家炒作,大部份股份就門庭冷落。
股市有效率,才可發揮經濟上的功能,但將心比己,除了幾隻有信心、準備長線博大變身的股份以外,筆者近期入市,都是圍繞大股作對象。
流通性風險太高,令二三線動彈不得,熱門股上落無常,但起碼有波幅,尚算有些贏面。以炒賣角度看,暫時不要刻意求冷,跟大隊炒大股是正路做法,二三線是一定要有長線作戰的準備,絕不能再沿用以往的一套做法,以為必有資金炒落後。
筆者以往以二三線為主,現在也是一樣,加大了投機的比重,不過比例依然不算高。今次調整浪的幅度和速度都出乎意料,事後孔明是錯失了高位大舉撤退的黃金機會,但如果回到當日,決定應該還是一樣,一些重心股份,日後應該再創高峯。高位撤退,只是完美的假設。
如果以今日的成績計,筆者在股市的戰爭中,依然佔了上風,無可否認,最近輸了幾場重要的戰役,但拉上補下才是正路計數的方法。最可惜的是戰友愈來愈少,當然投資路途愈孤獨,贏面才愈大,但面對這樣的投資者文化,原本一點理想,以為可以有些改變及出路,似乎是奢想居多。
黃國英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