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仍活在列根世界

我們仍活在列根世界

德格.班道(DougBandow)

我們怎樣總結列根一生?是救生員、演員、工會主席、電視藝人、州長、專欄作家、講師或總統?柏金遜病使他的記憶逐漸退化,提早告別國民,但掩蓋不了他的偉大身影。列根一生樂觀奮進,是捍衞自由的巨人。
在這個資本主義勃興、共產主義消亡、左翼自由主義聲名狼藉的新世紀,我們不易記得,四十年前列根初入政壇時,世界是甚麼模樣。那時美國的自由市場似乎只憑羅斯福的「新政」,才得以在借來的時間苟延殘喘。當時,蘇聯經濟似乎欣欣向榮,新近獨立的國家紛紛選擇極權獨裁集體主義。五萬名美國士兵在亞洲犧牲了,共產主義仍席捲東南亞各國。
美國政壇當年左派當道。即使共和黨上台執政,官僚架構仍不斷膨脹,政府管制愈來愈多。一九六四年的總統大選,列根以激勵人心的演說替共和黨的郭華德助選,但詹森仍高票勝出,其後並倡議建立「大社會」。在這種環境下,誰還能夠樂觀面對呢?列根。

一九六六年,列根參選加州州長,在不被看好的形勢下,以大比數擊敗當時的民主黨州長。六八年,列根初次參加總統初選,中途退出,但在七○年輕易連任州長。七六年的總統初選,他以輕微票數僅敗於總統福特,後來福特又在大選中敗於民主黨的卡特。此時局勢更加嚴峻。卡特上任後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又預言艱苦日子陸續有來。
幾年後,列根再次在外間一致看淡下出選總統。七九年八月一日,我剛從法律學院畢業,加入他的競選隊伍。八○的總統大選,列根以壓倒性票數當選。那些指他不熟政治、只是牛仔一名的批評者,為之無地自容。
列根總統的政治貢獻非常重要,而且恩威並施。在國內,他以樂觀開朗的形象打動國民;面對美國及自由的敵人,他毫不留情。他始終堅定擁護自由。他提醒國民,美國是創造奇迹的國家。他坦白道出事實,直呼當時的蘇聯為邪惡帝國。他促請戈爾巴喬夫以實際行動,例如支持核不擴散和拆毀柏林圍牆等,以踐行他表現的人道主義理想。

很多人嘲笑列根的目標過於天真,他卻達成了自己的願望,使美國稱霸全球。
除美國以外,大家還指望由別的國家領導嗎?共產主義──包括蘇聯、一群給徵召為伍的破敗盟友、以及一大堆第三世界的模仿者──已經給丟進歷史的垃圾桶。柏林圍牆這個極權統治最重要的象徵已經倒下。美俄兩國已裁減核子軍備,華府準備好架設導彈防禦系統。
我們仍生活在列根的世界。美國雖面對龐大的挑戰,但很少人懷疑美國的能力。
全世界都批評美國自大和霸道,但沒有其他國家有美國的雄心、專注、能力、幹勁和樂觀。二十世紀是美國的世紀。從這幾年的局勢發展,看來二十一世紀也別無二致。美國始終是建在山上的城市,閃耀生光。況且,美國的主要動力源自私營企業和私人慈善組織的個人。根據歷史家詹森(PaulJohnson)的說法,二十世紀是政治的時代。佔據權位的政客製造貧窮、打壓自由、殘害人民。歷史上從未有過這麼大規模的殘酷社會實驗。

現在改變社會的是發明家、醫生、商人、工程師、牧師、黑客、藝術家和慈善家。他們發明新藥物,研究新能源,設計新的環保程序,打開新的溝通渠道。我們的科技前景從來未曾如此開闊。看來,二十一世紀是企業家的時代,權力將由政客轉移至公民社會。
列根一直主張,政府不應阻撓國民的自由發展。若政府堅持攔路,國民就會把它攆走。當然,物質生活不是生命的全部。列根也關注社會道德,但他深切明白:沒有自由,根本談不上道德。我們要怎樣紀念列根?他為人和藹可親,不擺架子,就連我這種小職員也處處關心。他頭腦靈活,思考大形勢,不管微枝末節。他熱衷於建立自由社會,深信這是達致公義和繁榮的最佳途徑。
最後,他性格樂觀豁達。他相信自己,相信美國,也相信只要有自由開放的環境,所有人都會努力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列根離開人世時,已經渾然不覺自己多麼正確。但我們都知道。
……………………………………………………
作者為美國凱托研究所(CatoInstitute)資深研究員,曾任列根特別助理;凱托文章逢星期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