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會考優才生要到北京大學及清華大學進修,必須解答以下這些刁鑽問題:「試解釋溜冰與滾軸溜冰的原理?」「坑渠蓋為何多是圓形?」甚至是「你對《基本法》23條的看法如何?」昨日到北大、清華招生中心面試的去屆會考十優狀元賴俊庭及張銘峰對部份題目都叫難,有的甚至不懂回答。 記者:倪清江
負責是次招生的京港學術交流中心副總裁郭明華昨表示,此次共接獲約二百八十人落實報名,報北大的人數略多於清華;報名學生以四優生佔多數,但六優或以上的也有不少。他說,兩校分別派出四名及五名教授來港替學生面試,他們的職級高至副院長;面試為期兩日,每名學生的面試時間約十五分鐘。
皇仁書院去年會考十優狀元張銘峰昨日上午才正式報讀清華生物系,下午即要面試。面試後他坦言題目都頗難,「考即時反應,要讀過預科嘅課程先至識答。」
與張銘峰同校、希望入讀清華生物科技系的十優狀元賴俊廷說,最令他感到困難的,是那條抽出直線題,「要喺三十秒內搵十一條直線嘅次序,要好快,我只係搵到六、七條。」另一條關於時間計算的問題,他坦言無法回答;至於「坑渠蓋為何多是圓形」一題,他則揮創意說:「因為圓形最長都係直徑,冇咁易會令人跌落去,所以正方形則較危險。」
報讀北大法律系的拔萃男書院中六生、會考四優生李家偉則被面試人員問及對《基本法》23條的看法。他對記者說:「我答政府推行太急,廣大市民唔理解,市民同政府無法達成共識,註定失敗。」
多名受訪的學生都表示,雖然報名表列明要擁護《基本法》及一國兩制,但沒有被問及這方面的問題。來自北大的生物系許教授坦言說:「沒有收到學校的委託要問這個問題,我們只關注他們的表現及能力。」
許教授說,部份學生表現「蠻好」,表達力又強。但他指出,作為面試人員,希望學生可主動發問,但他們很少提問。
香港大學物理系教授馮漢源認為,一些物理題目不算深,預科生應可應付;題目的設計很好,可以考到學生的應變力,「題目要思考,證明佢哋唔想要死讀書嘅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