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十分現實不環保

我也十分現實不環保

周兆祥

是的,無妨公開承認:周兆祥許多時候是明知故犯,本來可以做得「環保」一點的,卻並未有去做。
上班選擇交通工具就是明顯的例子:十多年來都是踏單車(六公里)到大埔的市中心,然後乘火車到九龍的校園。
自從四五年前開始,十次有五次不再光顧東鐵,改為乘巴士,理由是:
‧不用在擠迫的人堆中呆站;
‧通常有座位可以小睡或者閱報甚至「辦公」(閱覽文件、備課);
‧少走一段路(本來走路有益身心,但是在九龍走的那段路充滿汽車廢氣和噪音,而且日曬雨淋,還有我很多時候拿着重物傷害脊椎);
‧還往往節省幾分鐘至十多分鐘。
所以,雖然每程多付一兩元,雖然很想杯葛車上廣播污染人心節目的巴士公司,雖然因為製造污染破壞環境生態,周兆祥還是「向現實低頭」,有時放棄比較綠色的交通工具(火車),以行動支持了反社會反眾生的冷氣巴士。
我只不過是個很普通的香港人。
香港人「十分現實」,香港人一天到晚在巨大得難以形容的壓力之中,掙扎求存,香港人生活在毫不環保的環境裏。

──如果我不是那麼疲累,長期要爭取足夠睡眠,每天其他時間可以有稍歇心神的機會,就毋須在上下班途中爭取空間,小睡或發白日夢、做靜心;一定不會棄火車選巴士;
──如果我不是那麼忙碌,工夫一年到晚做不完,手上永遠有排山倒海的任務限時完成,四面八方的人事物好像時時刻刻爭相在搶奪我有限的時間光陰,我就毋須連上下班乘車也閱報看文件備課,一定不會棄火車選巴士;
──如果城市規劃和交通運輸安排得當、社會政策較為綠色的話,大家乘火車比乘巴士更方便更省時更便宜更舒服(目前通常四樣都不是),我一定不會選擇乘巴士。
道理其實只是那麼簡單:水隨本性向低流,人隨本性做事。一個社會不綠色,除了因為教育、文化傳統之類的因素影響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正是大家被迫生活在違反本性的條件之中。
我們即使明知選擇A(例如乘火車)比選擇B(乘大巴小巴的士)綠色,對人對地球對眾生都有利,還是「義無反顧」去搞破壞,害人害己:周圍的壓力勝利了。
所以,「搞環保」最根本的工程,是減少大家生活的壓力,讓人人可以在合乎人性的環境之中活得像個人──例如至少睡眠充足、工作量不致壓得窒息。
西鐵不幸成為了大白象,其他新鐵路興建計劃紛紛可能因而延遲甚至放棄,本來非常綠色的運輸總藍圖看來敵不過「現實」。
「心淨則國土淨」,地球環保由心靈環保開始;讓我們盡力恢復社會上每個人內裏的大自然美景,好讓人間再次山青水綠。
……………………………………………………
作者為綠田園基金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