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在北京大學就讀的港澳台學生最少五十人。一位前年考入北大的港生表示,選擇在北京讀書是想對中國社會了解多一些,相信對日後就業會有幫助,但奉勸有志北上就讀的學生必須做好準備,迎接語言及校園生活轉變的巨大挑戰。
二十二歲的歐嘉怡正就讀北大政治學及行政管理學系第二年,她認為,香港與內地經濟合作愈來愈密切,一紙北大學位文憑可以提升日後回港找工作的條件,「上北京讀書可以熟習內地環境,內地人行事手法同思考方式,而且可以練好普通話。」
香港學府教學形式與內地大學大相逕庭,歐嘉怡說,香港的教授很鼓勵學生參與討論,設有很多導修環節,北大卻沒有,課堂大都是老師由頭說到尾,學生則狂抄筆記。
歐嘉怡提醒準備攻讀內地大學的同學,最好先磨練好普通話,「第一年好辛苦,成日聽唔明老師講乜。」內地學生極度勤奮,考試前一個月,他們每天都花十小時溫習,「呢度讀書風氣好好,競爭好大,我都受到感染,搞到唔讀書對唔住自己咁。」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