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平反有望? - 李怡

李怡專欄:平反有望? - 李怡

六四有沒有可能在可見的將來獲得平反?這是逾八萬人參加維園的燭光晚會後,引起輿論界關注的話題。一來是國際社會有較大的壓力促使北京平反六四,二來北京方面對六四的口氣也似有一些鬆動,從而使一些抱善良願望的人有了新的期待。
美國眾議院上周四以四百票對一票的比數通過關於六四天安門事件的決議案,促使北京當局重新評價一九八九年遭血腥鎮壓的和平民主運動,決議案並譴責北京當局至今繼續踐踏人權的行為。
美國國務院副助理國務卿薛福瑞公開評論六四,他說儘管已過去十五年,但六四的陰影仍在人們心中,現在是中國當局重新檢討六四事件的時候了,實際上,中國當局早就應該重新評估了。
國際特赦組織發表強硬聲明,要求北京就六四慘劇展開獨立調查,審訊當年下令鎮壓的官員,並釋放所有受六四牽連而仍然繫獄的人士。

其他國際人權組織也紛紛發表聲明,促請北京平反六四。當然,最大的壓力來自諾貝爾和平獎的提名,倘若「天安門母親」獲提名(且不說會獲獎了)的話,那麼中共在國際社會就十分被動了。
不錯,中國有崛起的市場,有愈趨強大的國力尤其是武力。但誠如龍應台在紀念六四的文章所說,「這個世界再怎麼現實再怎麼野蠻,最終贏得國際尊敬的,不是市場或武力,而仍是一個國家的文明和道德的力量。今天美國失去好大一部份世人的尊敬,不是由於它的國力減弱,而是由於虐囚事件暴露之後它所喪失的道德立場。」
從道德立場看,六四鎮壓自然是十分脆弱的。因此,去年李鵬寫了回憶錄《關鍵時刻》書稿,澄清自己並非鎮壓的罪魁禍首,也因此,去年有一本叫《中國六四真相》的書,極力為楊尚昆、楊白冰開脫;而最新消息,是江澤民下令、由中宣部長劉雲山親自督導,製作一部三個多小時、名為《六四風波的經過》的光碟,光碟介紹當時中共高層領導人,他們並不包括江澤民、胡錦濤、曾慶紅等人士,顯示他們與鎮壓無關。而光碟首次透露下達鎮壓令的,是當時任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的楊白冰。

不管以上的動作,是否反映中共內部的鬥爭,但都顯示中共高層紛紛要撇清與六四鎮壓的關係。換句話說,對六四所採取的「果斷措施」,儘管依中共所說,對穩定局勢起了「非常好的作用」,但中共高層沒有一個人願意居功,沒有一個人認為這是中共可以堂堂正正地說出來的道德立場。此外,從當年稱八九民運為「反革命動亂」,到其後說是「一場政治風波」,到今年則稱之為「重要的歷史事件」,中共對六四的評價愈來愈言詞閃爍,總像是在講一件見不得人的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健超在今年六四前談到六四,仍稱「當時中國政府採取果斷措施,……對後來不管中國經濟建設也好,中國人民的生活也好,中國的民主和法制建設也好,中國的外交政策也好,都起了非常好的作用。」
這是中共「只求目的,不擇手段」的一貫的思維方式。但也由此看到,領導人的紛紛撇清,或中國發言人對六四的提法的些微改變,都只是或為了保住權位、或為了應付外來指摘的權宜之計。中共高層可說沒有一人有真正反省,沒有一人有心要平反六四,因為這一舉動會導致高層地震,影響「穩定」,實際上也是影響目前主政者的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