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遭拆卸改建 出價600萬競投<br>長春社發起拯救景賢里

憂遭拆卸改建 出價600萬競投
長春社發起拯救景賢里

【本報訊】環保團體長春社發起「拯救景賢里運動」,以六百萬元參與競投該座位於灣仔司徒拔道、具有六十八年歷史的中式大宅「景賢里」。發言人強調,希望藉此喚起市民對保護古迹的關注,及要求政府主動保護碩果僅存的歷史文物;若能成功投得景賢里,將發起「每人一元」籌款活動,盼將該大宅撥作公眾觀賞用途。 記者:陸羽平

景賢里總佔地面積約五萬零六百五十平方呎,其中包括一座樓高三層中式宅第,大宅糅合了戰前中西建築的獨特風格,紅牆綠瓦,古意盎然。屋外花園栽種有不少盆景,亭台樓閣極富中國特色。

《京華春夢》曾取景
建於一九三七年的景賢里,由富商李寶椿女兒李寶麟及其夫中醫師岑日初斥資興建,門口豎立的牌坊也是業主在建造時特意由家鄉運來。至一九七七年大宅以二千四百萬元售予「話梅大王」邱子文。據悉,無綫劇集《京華春夢》及荷李活電影《生死戀》都在該大宅內取景。邱氏家族後人早前委託一家私人公司代為招標,以求將景賢里出售,市場估值五億元。
長春社總監張麗萍說,景賢里是港島一間最具歷史、佔地最廣、保存最好的中式大宅,具有極高的保護價值;她擔心大宅轉售後,發展商隨即拆卸,並改建為私人樓宇出售圖利。
她坦承,以六百萬元能成功投得該大宅的機會近乎零,但希望「拯救景賢里運動」可以引起全港市民對保護古物古迹的關注。她又稱,灣仔街市及堅尼地道六十四號也是區內極具歷史價值的建築物,希望政府對古迹物址發展項目引入嚴格條件規限。

何志平:暫未決定
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說,古物古蹟諮詢委員會已去信景賢里業主,要求入內考察及測試,並做記錄。待有一個較完整方案,然後再作研究,暫時仍未決定會否將景賢里列為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