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收費電視 王維基敲響算盤

經營收費電視 王維基敲響算盤

過去兩個月,本港收費電視市場經營環境變得十心惡劣,先後有兩間收費電視營運商結業,將牌照交回予港府,個別營運商則調低收費吸納用戶,但城市電訊(1137)兼香港寬頻主席王維基則認為,現時4個收費電視營運商定位不同,可自行覓得生存空間。他透露,香港寬頻收費電視已有2萬名客戶,平均每日上客200戶,有信心於一年後客戶人數可達10萬。
他指出,全港210萬住戶內,收費電視市場滲透率約3成,若3年後住戶增至220萬戶,滲透率升至8、9成,有線電視仍為市場主導者,擁有七、八十萬客戶,餘下3個營運商若能均分120萬客戶,各有40萬客戶,以每月每名客戶收入(ARPU)為100元,年收入便達5億,對新經營者而言,生意已很不錯,所以他「對市場好樂觀,四間公司一定搵到生存空間,大家都有錢賺。」

快餐魚翅 各有各做
雖然電視廣播(511)聯營公司exTV近期減價促銷,但王維基不覺得會對其餘三間公司有任何重大影響,因定位不同,「我地諗住開『大家樂』,人哋開『美心』,有啲就開『新同樂』,執咗又開『同樂軒』,客路都唔同。」他說香港寬頻策略仍是以低下階層為主,旗下收費電視ARPU約介乎70至80元,雖未達到收支平衡,成績已算很好。上周,該公司進行的市場調查亦顯示用戶接受其服務,並認為98元的收費合理。

製作成本逾三千萬
他表示,香港寬頻會利用本身網絡覆蓋,配合其客戶基礎,將有線電視推介予現有固網用戶。此外,他說會不斷改善內容質素,每3個月提升一次,目前收費電視內容已由開台時的11條頻道,增至逾30條,暑假期間則計劃增至逾50條,到年底時再增加,但仍會小心控制節目成本,將其維持於收費電視總收入的3成左右,以現時計算,即平均每年節目製作成本約3000萬至4000萬元。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