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宏村低層供水常中斷

長宏村低層供水常中斷

青衣公屋長宏邨第二期四幢樓宇一至四樓低層單位,因供水水壓不足,晚間居民用水高峯期,食水供應經常突然中斷,大熱天時,住戶狼狽不堪,生活大受影響。房屋署表示正研究改善方案,但因涉及複雜工序,須作進一步研究。

長宏邨第二期宏勇樓四樓一住戶向本報投訴稱,她遷入五個月,水壓經常不足,在晚上七時至十時住戶用水高峯期,食水供應經常突然中斷,在煮飯中途及家人洗澡期間,供水突中斷,極為不便和狼狽。

大熱天時 狼狽不堪
「成日夜晚煮緊飯洗緊菜嗰陣,用用吓啲水突然間變成一條線咁出,之後重一滴都冇,飯都煮唔到,有時洗碗時又停水;最慘係沖沖吓涼嗰陣先冇水,大熱天時,真係好狼狽。」
住戶稱,因為食水突然中斷情況不時發生,她和家人惟有在用水高峯期前先用水,以及預先儲存多桶水備用,極為不便。
她說,長宏邨第二期其他三幢樓宇三、四樓住戶,同樣受食水突然中斷困擾;居民曾向管理處投訴,管理員稱:「你用水尾,係咁㗎啦,等佢有番水啦」,令居民甚不滿。
房屋署新聞組發言人回覆本報查詢時證實,長宏邨管理處先後收到十宗住戶投訴,指於晚上用水高峯期,長宏邨第二期個別低層單位,間有出現供水不穩定情況,但並非全部低層住戶均受影響。
發言人稱,於收到有關投訴後,房屋署全面檢查受影響大廈供水系統,包括供水水壓,有關水管、閘掣及減壓掣,經調校後,情況已有改善。
發言人說,長宏邨第二期各幢大廈由五樓至最高三十八樓各單位,是經由天台水箱由上而下供水,一至四樓則由水管由下而上供水。

改善方案工序複雜
受影響低層單位,改為由天台水箱由上而下供水,為一可行改善方案,但因涉及較複雜工序如鑽孔、駁喉等,正在研究中。
為何會在同一大廈,用兩種不同方式供水,房署發言人暫未回覆。 (○六○四○五○)

專家之言:水壓受其他因素影響
香港給排水學會副主席張少雄解釋,向多層大廈供水,有所謂「間接供水」和「直接供水」。
「間接供水」即是將水儲存在大廈天台水箱,由上而下向大廈各層單位供水。
「直接供水」即是由街喉,直接由下而上向大廈各層單位供水,每一幢大廈設定一個水壓,一般水壓可供水達三十米高;若以一般由地下至四樓「直接供水」為例,四層樓高約十五米,水壓理應足夠到達有餘。
張少雄指出,水壓的設定,要考慮其他客觀環境因素,如舊區人口密度高,眾多住戶同一時間用水時,水壓便會受影響;而地理環境因素方面,若供水地點位於山腰,水壓的設定亦需有所不同,要因應情況作出調校。
他估計,因長宏邨位於山腰,水壓可能因此受影響,故需要作出調校,才可免「直接供水」住戶受供水突然中斷影響。

服務熱線
電話:29908288
傳真:23702192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