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著書揭港郊野生態奇觀

學者著書揭港郊野生態奇觀

【記者蔡元貴報道】自然界一物治一物,互相殘殺,也互相利用。香港留鳥白頭鵯(音:悲)每天吃個不停,弄得滿山的果實七零八落,然而郊野公園生生不息,卻是全靠牠們飽餐之餘散播種子,因此白頭鵯是香港大學生態學專家高力行的至愛。高教授把他在港從事十多年研究的心得輯錄成書,是首部本港陸地及淡水生態專集。

白頭鵯遍布每角落
香港大學生態及分類學系系主任杜德俊(DavidDudgeon)及教授高力行(RichardT.Corlett)整合了二人在香港合共近四十年的努力,寫成《香港多生.生態情報》一書,將於下月推出。由生命的起源到草木的演替,由生物繁榮到人為破壞與保護的角力,書本詳盡解釋了本港自然生態系統如何運作和壯大。
香港四成土地是郊野公園,這裏有亮麗絕倫的華艷色蟌(音:聰)、嬌小玲瓏的盧氏小樹蛙及遍布每個角落的白頭鵯。兩位港大學者希望透過知識的授受,讓香港人更加懂得愛惜大自然。杜德俊說:「我們要對下一代負責,沒有人曉得一隻樹蛙、一尾鬥魚的價值,假如我們現在沒有盡力好好保存,當下一代發現牠們的重要價值時,已經太遲。」
高力行不僅期望這部新書能給市民深入了解自己的家園,還想推動政府投入更多資源保育土地,讓盧氏小樹蛙和香港鬥魚等瀕危物種,得以活下去。

白頭鵯為樹木傳播種子。
漁護署提供圖片

華艷色蟌色彩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