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開始平反六四?

北京開始平反六四?

羅孚

「六四」十五周年了。人們不是對它淡忘,而是有着更加深刻的記憶。從北京傳出的,有更加帶有份量的聲音。
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在談到六四時,說這是「重要的歷史事件」。這是一個比較新鮮比較有份量的對六四的評述,以往並沒有聽過。
從「動亂」,到「反革命暴亂」,到「政治風波」,是一步一步從對它否定而逐漸走向中性,到了「重要的歷史事件」時,就增加了一點肯定的份量了,是「歷史事件」,而不只是甚麼小小「風波」,事件是「重要的」,而不是平平常常,可以無視的小事情,不容輕易把它忽視。
這使人感到,北京的高層正在逐漸改變對六四的追述和評價,從當初的絕對否定,到今天逐漸更近於肯定。
但這還不是已經接近於把六四平反。

劉建超在談到六四時,還是強調當年的處理是正確的。他說這使政治上出現了穩定的局面,而經濟上得以發展,外交上也終於打開了局面,國家因而進於小康。這一切,他認為證明當年的處理得當。
當年是怎麼處理的呢?調動了幾十萬大軍,出動了幾十輛坦克,死傷了近千人,這一切,難道不是可以避免的麼?難道不開槍流血,不出動坦克,不在天安門四周殺人如草,就不能取得穩定麼?從八九民運到六四流血,並沒有揭出甚麼武裝暴亂的圖謀。人們並沒有推翻現政府「彼可取而代之」的企圖,要求的只是打倒「官倒」,清潔官場,給人民更多的自由、民主和人權而已。

八九民運的規模是浩大的,它以空前波瀾壯闊的形式席捲了北京,影響於全國,寫出了歷史上從來未有的大觀和壯觀場景,是的,的的確確的「重要的歷史事件」。
說「重要」,應該是指人民奮起的重要,而不是出動大軍的重要,血腥鎮壓的重要。沙士名醫蔣彥永少將(他是軍醫)在兩會期間上書中央,呼籲為六四正名、平反。他證實早就有過的一項傳說,曾是中央軍委的負責人、國家主席楊尚昆就向他表示過,調動軍隊鎮壓民運是一項「嚴重的錯誤」,只是他當時無力反對而已。
十五年了,北京高層在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後,是終於承認了民運、學運的重要性。首先承認是「歷史事件」,進而承認是「重要的歷史事件」,再前進,豈不就近於全面的承認了麼?當然,這和完全肯定六四的正面意義還有一段距離,這還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推動。
但這至少使人們看到,為六四正名、平反是有可能的。朝這方面不懈努力,就可以做到。
……………………………………………………
作者為資深報人、著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