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投資的風險在於資訊不足,資訊不足形勢就不明朗,容易作出錯誤的決定,然今天投資者卻面對資訊氾濫的問題,從互聯網輕易取得最新的資訊,但投資者的投資並不變為得心應手。
美國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認為,由於即時的資訊容易得到,不明朗因素已大大清除,風險亦下降了,在某一角度,這說法是對的,但對於大多數的投資者而言,並非如此。
專業投資者接收到資訊後,可按其專業知識及經驗,以較科學的方法判斷資訊背後的利好或利淡訊息,或其短中長線的意義,但小投資者就不一定有這樣的背景去分析資訊,故即使接收資訊的時間同步,理解也不一樣。
但專業投資者又不一定佔上風,因為資訊的正面及負面意義很多時帶有極重的主觀味道,又或其他市場參與者未能同樣「洞燭先機」,持有一種較「笨」的看法,但由於大多數人都這樣看,一時間,專業投資者的「精闢見解」也無用武之地,投資策略可能與市勢逆衝,鎩羽而歸,波濤過後,「精闢見解」的方向才出現,但從勝負而論已屬太遲,因此,投資是投資於別人的期望與看法,始終是重要的市場智慧。
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