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港是中國民主化寄望

學者:港是中國民主化寄望

【本報訊】過去十五年中國社會、經濟及政治出現重大變化,不變的是六四事件始終未獲平反,專研中國問題的學者指中國目前的人權及民主狀況比八九年時更惡劣,人民仍未享有結社、言論等基本自由,而香港作為有較多自由的地方,是中國民主化的寄望。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科學系主任黎安友(AndrewNathan)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回顧過去十五年中國人權及民主發展,表面上中國人民生活狀況好轉,如改善了貧窮問題,但農民的日子依然艱難,他以醫療制度為例,現時一些窮鄉僻壤的醫療福利,可能比毛澤東時代更差。

公民權利停滯不前
政治及公民權利方面,黎安友形容情況停滯不前,因為中國當局仍然禁止任何人成立獨立組織挑戰共產黨權力,在此局限下,就算今日國內傳媒較以前獨立,一般人有較廣闊的發表意見空間,以至一些鄉村有民主選舉,但都只是中共鞏固權力的手段,人民實際上未享有真正的政治權利,「極權政制本質無變,上述措施都不能令政制更民主,這只是有彈性的極權主義。」
另一位學者,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系教授林培瑞(PerryLink)亦指出,中國人民現在享有賺錢、消費、說政治笑話的權利,但若觸及可能影響政府權力或成立不受政府控制的機構,如中國民主黨及法輪功等,公安便可能上門拉人,在不容異見的環境下,他認為中國人追求民主的精神亦顯得較薄弱,「一般人已曉得哪些是『危險』活動而自我節制,與八九年較開放的社會氣氛比較,目前情況差得多。」

「六四終可以平反」
中國官方把「六四」定性為政治風波而不予平反,上述兩名中國問題專家認為,北京始終會改變立場。黎安友稱,人民要求真相的訴求會不斷令中共受壓。林培瑞則說現時領導人終有一天會失勢,屆時六四事件便有望平反。
本年參加六四大遊行人數較去年倍增,林培瑞認為,香港是向全中國顯示中國人享受及重視自由,而且有能力實行民主的地方,他說香港民主派應盡力把民主帶到中國,因為若中國沒有民主,香港也不會有真正的民主。
黎安友指出,中國領導人深明香港對中國的影響力,否則不會違反《基本法》讓人大常委會再次釋法否決本港○七?○八年實施雙普選,「若國家副主席曾慶紅不擔心,就不會干預香港政改,因為他非常擔心香港邁向民主,國內同樣的要求會更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