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名言:美股後市仍須謹慎

投資名言:美股後市仍須謹慎

美國經濟穩步增長,近月新增的職位數目持續有所改善,現階段通脹尚屬溫和,加上企業盈利的增長預期可繼續大幅向上調升,因此,即使聯儲局正準備在短期內調高息率,也被很多人認為只屬反映經濟強勁的一個正面因素。

截至本周四收市,標普500指數自5月中低位累積了3.7%升幅,同期納指亦自低位反彈了5%,帶動環球股市同步出現大幅回升。每當市場氣氛好轉了一段時間,就會引發更多人蠢蠢欲動,想追隨入市。那麼現時是否適宜或應該如何投資環球股市?

勞工成本將攀升
撇除地緣政治及能源價格等因素,若單以企業盈利前景來推論,美股後市暫難過份看好。投資者需留意的是,現時標普500成份股企業,不但每股盈利增長預測已升至35年高位,其營運邊際利潤亦已超出2000年的最高水平。由於職位增長持續回升,勞工成本將會逐漸向上提升,因此未來企業的邊際利潤,將沒有太多改善的空間存在。
此外,美股分析員正積極地把未來12個月的盈利預測向上調高。截止5月底,超過七成的預測調整均屬向上修訂,是歷來的最高水平。一般來說,當盈利預測調整的趨勢極端地側重某一方向的時候,最終市場預期要「回歸」向中位數的機會率則愈益增高。以現時為例,盈利上調趨勢已偏離平均值多達兩個標準差,偏差幅度是30年來罕見的,暗示未來盈利需要作出向下調整的機會率高達95%以上。換句話說,由於現時市場對盈利前景已十分看好,因此短期內只要有些微利淡的因素出現,已足以觸發股價下挫。

高增長率難維持
雖然我們對美股短期盈利偏高的預測有所保留,但較長線的盈利增長預期數字則已逐漸返回合理水平,其中市場對未來3至5年的盈利增長預測已回落至過去20年以來的平均值之下。假設未來美國經濟增長維持在3%至3.5%的步伐,而通脹大致停留在2%至2.5%的區域,那麼我們便可以計算得出,現時整體市場所預期的長線每股盈利增長約為6%,屬十分合理的水平。
經歷了過去幾年股市大上大落的波動局面,不少人對美股每年的平均增長預測幅度仍停留在昔日雙位數百分比的偏高水平,我們卻認為,單位數的百分比增長則屬較合理。美股與全球股市一向維持着頗高的相關程度,這亦是我們需要密切留意其後市演變的一個重要原因。
短期內我們建議維持防守均衡策略,盡量分散股債投資。隨着孳息進一步回升,債券相對股票的吸引力將逐漸改善,股債兼備,有助提升組合效能。
即使你十分看好某單一股市的長遠前景,也應該借助一籃子的環球性或地區性股票組合減低潛在風險,並積極加入長短倉的對沖工具。長短倉工具着重於發掘不同資產項目之間的相對價值,當整體股市向好時,這類工具傾向捕捉大市高達2/3的潛在升幅,而當大市向下調整時,則可減低多達2/3的潛在跌幅。數據已證明,若股、債及長短倉三類投資項目同時並用,則組合內每單位風險之所得預期回報,無論是相對純股票組合,抑或是純債券組合,都會顯得更加優勝。
潘國光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