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最大、保存最好的「慰安所」原址──江蘇南京市利濟巷二號,已接到當地政府的拆遷令,將在下月八日前拆卸。一紙拆遷令,激起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及專家、市民的一片怒斥聲。
南京利濟巷二號建築面積達六千平方米,始建於一九三○年代初,日軍攻佔南京後在此盤踞,並改名為「故鄉樓」,實際為「慰安所」。南京市當局去年八月公布拆遷計劃後,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經盛鴻、南京醫科大學教授孟國輝等內地著名慰安婦問題研究專家、南京大屠殺的幸存者及家屬,都表示強烈反對。
去年十一月,北韓幸存的八十二歲慰安婦朴永心,在中國、北韓、日本的民間組織和學者協助下,不遠千里來到南京辨認,明確指出利濟巷二號正是她當年蒙受日軍侮辱的「慰安所」。這是現存亞洲最大、保存最好的慰安所。但是,利濟巷二號並未擺脫被拆遷的命運。
南京市白下區房屋拆遷安置辦公室官員前日證實:「我們的工作人員的確已進入該地區,按照上級下達的工作計劃,利濟巷的拆遷將在一個月後完成。」這位官員稱,他們也知道利濟巷二號是慰安所原址,但從規劃拆遷至今,它一直未被列為文物,因此並不適用文物保護法,不會受到任何特別的保護。
孟國輝教授指出,儘管這座建築目前並非文物保護單位,但其特殊歷史背景賦予它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記錄了日本軍國主義摧殘人道的罪行,「如此重大具有極高價值的原始文史場所一旦被破壞,其後果無法想像,因為文物都是無法再生的,我們已經有過很多這樣的教訓了。」
利濟巷二號的住戶陶先生說:「慰安所是侵華日軍血腥罪行的鐵證,我們可以遷出,但房子不能拆!」
內地民眾也在互聯網上炮轟南京市當局罔顧歷史和民意。有網民指出,保留慰安所就留下了一個讓日本右翼分子閉嘴的物證,「如果說日本右翼分子想讓它早日拆卸的話,大家一點也不奇怪。然而,如今一意孤行想拆卸這個慰安所的,居然是我們中國人,實在令人費解。」
南京《現代快報》/《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