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是痛的

回憶是痛的

1989年六四大事記
15/04: 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病逝,北京大學生到天安門廣場張貼大字報悼念

17/04: 天安門廣場上悼胡的花圈、弔唁人群愈來愈多,學生到中南海新華門外聚集,並出現衝擊中南海的情況,提出民主改革七條請願要求

19/04: 學運第一個自治組織「北京大學學生自治會籌委會」成立,軍警夜間驅散在中南海新華門前靜坐學生時,發生小規模流血衝突

21/04: 北大帶頭罷課抗議軍警打傷學生,得到十多所大學響應;香港學聯派四名代表赴京了解情況

22/04: 胡耀邦追悼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三名學生跪在大會堂門外石階上,要求與李鵬見面,未獲回應

24/04: 抗議政府封鎖新聞,北京三十五所大學宣布無限期罷課,上海、西安、長沙、南京等地響應

26/04: 《人民日報》發表《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的社論,把學生的示威及罷課行動定性為「動亂」

27/04: 北京二十萬大學生上街抗議「四二六」社論,大批市民聲援;二百多著名知識分子聯署聲援學運

28/04: 「北京高校學生自治聯會」成立,吾爾開希任主席

29/04: 國務院發言人袁木邀請四十五名學生代表對話;「北高聯」否認此次是當局與學生真正對話

04/05: 北京逾十萬大學生遊行,紀念五四;北京新聞工作者加入遊行;趙紫陽會見亞洲開發銀行代表時正面評價學潮,指中國不會出現大動亂。北高聯宣布翌日復課

13/05: 由於政府一直拖延對話,數千學生開始在天安門廣場絕食

14/05: 北京政府代表與學生代表見面,展開對話,但三小時後因政府未遵守電視轉播對話過程的承諾而破裂;香港「四五行動」開始在天星碼頭靜坐,聲援北京學生

15/05: 大批於天安門絕食學生暈倒送院急救,各界開始聲援絕食學生;香港學聯到香港新華社(中聯辦前身)靜坐、絕食

16/05: 趙紫陽會見前蘇共總書記戈爾巴喬夫時透露,中共仍由鄧小平掌舵

17/05: 北京爆發二百萬人大遊行,要求鄧小平、李鵬下台,並提出反腐敗、民主化等改革要求

18/05: 學生於天安門絕食抗議第六天,李鵬與學生代表在人民大會堂見面,結果不歡而散

19/05: 凌晨四時四十五分,趙紫陽在溫家寶等陪同下到天安門廣場探望學生,勸喻學生停止絕食。晚上,李鵬在黨政軍大會上指學運是「動亂」,於二十日凌晨宣布戒嚴

21/05: 百萬香港市民上街遊行,支持北京學生,並宣告成立「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簡稱「支聯會」)

24/05: 「首都各界聯席會議」在北京成立,「保衞天安門廣場總指揮部」亦成立

27/05: 香港演藝界在跑馬地馬場舉行「民主歌聲獻中華」演唱會,籌得一千二百萬元支援北京學運

28/05: 北京學生號召舉行「全球華人大遊行」,香港有一百五十萬人參加遊行

30/05: 學生在天安門廣場豎立民主女神塑像

02/06: 學者劉曉波、侯德建、周舵及高新四人在天安門廣場絕食,抗議戒嚴;香港支聯會派人赴京送捐款

03/06: 大約晚上十時,解放軍開始向阻截軍隊的市民和高呼抗議的群眾開槍,大批坦克、全副武裝的軍人向北京城中心推進。無數市民和學生,包括路人均被槍殺及受傷

04/06: 約凌晨五時,留守天安門廣場的數以千計學生、老師及支持者,在機槍脅迫下撤離廣場

09/06: 中共元老鄧小平接見戒嚴部隊,讚揚鎮壓有功

12/06: 當局發布首批通緝令,通緝王丹等二十一名學生領袖

24/06: 趙紫陽被革職,江澤民接任中共總書記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及「六四檔案」網
圖片來源:「六四檔案」網 http://www.64mem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