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財資市場公會(電郵地址:
今次香港財資市場公會借《蘋果日報》一角,為廣大讀者解答各類債券投資問題,希望有助加深投資者對債券的了解和認識。讀者如對債券投資有任何問題,歡迎通過下列電郵或傳真來函提問:
電郵:
傳真:(852)2508-1385
首個問題來自上周一個研討會,是關於債券與股票的主要分別。政府發行的「五隧一橋」資產化債券,在香港交易所亦有掛牌買賣,到底債券與股票有何分別呢?從成交金額的角度看,是否股票較債券優勝?
關於這個問題,市場上有着多個不同答案,大多數是着眼於兩類投資產品的結構比較,但對於投資者而言,較適合是從「回報」和「風險」兩方面來對比分析,附表所列為這兩方面的分別。
從「回報」的角度來看,債券的息率回報是固定的,早於購入時便清楚知道,但股票的派息則屬未知之數。要通過買賣來賺取盈利的話,似乎股票較佳,因為股票一天的上落波幅動輒可達10%或以上,債券則難有如此大的波幅進行炒賣。
從「風險」的角度比較,債券投資者屬於債權人身份,若發行機構沒有倒閉,持有人最終可以取回100%的成本;相反,股票持有人作為公司的股東,若公司業績持續不理想,所付出的投資本金可能會出現虧損。因此,論潛在的虧損風險,當以股票較高,因為它同時包含了經濟環境、市場利率和管理經營的風險。
另一可堪比較的風險則為投資期限。原則上股票沒有到期日,看似風險較大,但因股票可通過較活躍的二手市場出售,故又較債券為靈活。
總括上述比較的結果,原來以交叉比較最能帶出兩者投資的特性:股票屬進攻型的投資工具,有如武術上的泰拳般,重點在於回報方面,適合有意博取高回報的投資者;相反,債券屬防守性的投資工具,可比喻為太極拳,重點在於低風險的特質,適合不願冒險的投資者。兩者皆有其優點和缺點,亦有其特性。若沒有客觀基礎,絕對不可斷言哪一種投資工具較為優勝。
香港財資市場公會
電郵:
傳真:2508-1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