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同時有發行A股及B股的現象,在國內頗為普遍,但在香港卻不常見,投資者較為熟知的,可能便是太古A(019)及太古B(087)了。不少投資者經常問:「究竟應該買太古A,還是太古B?」
根據太古的資料顯示,每股太古A的面值為0.6元,每股太古B的面值為0.12元,故此以現金流量權益及獲派發股息等而言,則每股太古A便相等於5股太古B,正如在2003年,太古B每股盈利為0.643元,太古A的每股盈利則為3.21元,是太古B的5倍。股息亦類似,在2003年,太古B每股股息為0.268元,太古A則為1.34元,亦是1與5之比。
太古A與太古B真正特別之處,在於投票權方面,雖然在分佔盈利及股息上,1股太古A相等於5股太古B,但1股太古A的投票權卻不是等於5股太古B,兩者皆有一票投票權,即1股太古A及1股太古B均有一票投票權。
由於在分佔股息及盈利方面,1股太古A是相等於5股太古B,故太古A的理論股價,亦大致相等於5股太古B。因此,投資者若只考慮控股權及投票權方面,他大可轉而持有太古B,享有與太古A相同的投票權,但卻可減省80%的資金。正如太古的母公司JohnSwire&SonsLimitedGroup,雖然只間接或直接持有太古的29.37%發行股本,但卻間接或直接持有52.82%太古的投票權,可見不用持有52.82%的股本,卻可控制52.8%的投票權,在資金方面減省不少。
在盈利及股息上,5股太古B相等於一股太古A,但5股太古B的投票權則相等於5股太古A,故此理論上5股太古B的價值應該高於1股太古A的,但實際在市場上,1股太古A的股票卻高於5股太古B。正如上周五,每股太古A為50.25元,每股太古B則為8.55元,故5股太古B(8.55x5=42.75),尚不及1股太古A,相距達17.5%,故此,從投資角度來看,太古B是優於太古A,好像太古B的2003年度PE為13.3倍,股息率為3.13厘,太古A的PE為16倍,股息率為2.5厘,由此看來,太古B無疑是超值版的太古。
筆者察覺太古B是太古A的超值版上概念,近年逐步被市場察覺。正如在2000年7月,太古A的股價為50元,太古B的股價則為6.5元,5股太古B僅是65%太古A的股價,但近年太古B的股價之升幅已超越太古A,5股太古B已升至約85%太古A的股價了。
附圖是5股太古B與1股太古A的股價差距,圖中可見,在2000年期間5股太古B僅是太古A的60-65%,但近年已逐步升至達80%之上,反映太古B的升幅已超越太古A了,可見太古B是太古A的超值版已被投資者察覺了。
譚紹興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