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味店老闆梁泳潮,經營高級海味生意數十年,他說就算魚翅、鮑魚怎樣昂貴,總少不了鎮店靚鹹魚。 撰文:冼麗婷、攝影:凌樹輝
無論在甚麼經濟環境,總有一些香港人樣樣要求最好,就連吃鹹魚也要靚。頂級的鰽白、馬友,我賣三百元一斤;行家就算有珍藏,最貴四百多元。兩三斤鹹魚要一千元,算是現代高級消費了。
我不知道香港的高級酒店有沒有鹹魚吃,但說到本地風格的「富豪飯堂」,肯定要有靚鹹魚備貨。鰽白多骨但香口、馬友好肉,煎碟靚鰽白招呼客人,這種簡單菜式,任你收錢,最少百百聲。
………………………………
鹹魚勾起很多香港人的回憶,包括我們樸素的童年生活,我相信是這個原因,開着平治、寶馬房車停在舖前的客人,很多都是四十、五十歲,他們可能山珍海錯吃多了,偶爾想起住在舊樓時候母親的一碟蒸鹹魚,是那樣清香、那樣回味。
我家三代在西營盤經營海味,十幾歲時,見着由嫲嫲帶來買鹹魚的老主顧,後來變為由媽媽帶來、自己來、帶着子女來。四代人幫襯呀!就算講不上深交,見面總是非常親切,我會告訴他:「你媽媽以前喜歡這種鹹魚。」
半世紀前買十元鹹魚已是大客,現在買千多元又是大客,第四代以後的人還吃不吃鹹魚?年輕人重視健康,可能不會多吃了。
………………………………
時間過得快,香港變得快,鹹魚卻永遠不會變,牠始終貴在天時地利人和,不是用電腦程式可以控制、想要甚麼就出產甚麼。香港頂級靚鹹魚來自大澳幾戶人家,師傅用古法將生猛的鰽白馬友直插入大鹽缸,醃了兩星期,再放曬靚日光之下一至兩日後,師傅用鼻尖聞聞,就決定鹹魚的身價。
無論五百元一條的鰽白或二十元一斤的三牙或,我對鹹魚講感情,對賣鹹魚也講感情,舖頭後面會收起一些靚貨,老主顧一場來到:「同我搵幾條靚鹹魚。」總不能要人空手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