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中我曾在此指出,投資者如以技術走勢推斷港股何時見底,倒不如用基本因素分析可以在何時撈底。當時我指出,股市頭上有3座大山,包括油價問題、息口問題及國內宏調問題,只要市場能攀過這3個大山,大市便可以穩步上升。
結果,港股真的沒有下試10520點的技術支持,而且以上的3個問題的解決速度比預期快,以致恒指的升勢亦比預期急速,這似乎應驗了我過去的「乒乓球理論」,就是市場的累積跌幅愈大,大市的反彈力度亦愈強。
既然恒指已經重上250天平均線上,這是否代表上述3座大山已經完全攀過,市場再沒有不利的因素存在呢?
似乎未必,正所謂「山外有山」,就算港股處於大牛市,市場亦不可能完全沒有利淡因素,故此大市雖然有轉勢迹象,投資者仍不應掉以輕心。
那麼我們應注意哪些不利因素呢?我認為仍在於原有3座大山,即油價問題、息口問題以及宏調問題。因為以上問題只是漸見緩和,並未完全解決過來,惡化機會仍在。
這好像攀山者要攀一個山岳,總不會如履平地,而是有起有跌,更何況現在要連攀3個山峯,波折自然會更大。其實投資者如果有留意中東局勢,應會發現局勢仍然相當不穩。先不談並非短期內可以解決的伊拉克問題,但近日連沙地阿拉伯亦受到恐怖襲擊,這可能令近日已見回落的油價有再度回升的可能,投資者實不得不加以留意。
至於宏調的問題,雖然近日國內的官員不斷發放利好訊息,但這並不代表宏觀調控已經結束,只是新一輪經濟數據仍未發表而已。
踏入6月中開始,連串的國內經濟數據又再公布,其中通脹會否惡化,升至接近警界線的5%水平,將會成為市場關注重點。因為這關乎中國人行是否需要作出加息行動,尤其6月底美國聯儲局加息機會甚大,如果通脹壓力未有進一步紓緩迹象,人行絕對有機會在6月過後加息,屆時國企股很可能需要面對新一輪沽壓,投資者實宜小心留意。
至於美國息口問題似乎是最不需要擔心的,因為美國的通脹仍然不算嚴重,美元亦已有回穩迹象,加上原材料價格因中國宏調影響而回軟,這都有助減輕美國的通脹壓力,大大減低美國加息的速度和幅度。
不過投資者必須留意的是,油價仍有回升的可能,這對美國經濟、以致通脹問題,都絕不是利好訊息.
在這個因素纏擾下,美國的息率前景其實仍然存在一定的變數。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