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針對近期油價上漲,民航處昨日再批准多家航空公司徵收客運燃油附加費,包括國泰(293)、港龍、東航(670)、南航(1055)及中國國際航空,生效日期由即日至今年8月底。迄今為止,已有13家航空公司獲准收取客運燃油附加費。旅遊業協會表示,會將附加費即時轉嫁予消費者,但因金額不大,料業務不會受損。
民航處批准國泰分別向短途及長途線乘客,單程收取39元及109.2元附加費,港龍、東航、南航及國航單程可收取42元。除上述5家航空公司,早前獲准徵收燃油附加費的航空公司包括南非、加拿大、澳亞、澳洲、維珍、阿聯酋、印度及海灣航空,收費由31.2至78元不等。
民航處仍在考慮6家國際航空公司的申請。民航處去年3至4月期間,也曾經批准7家航空公司收取客運燃油附加費,單程40至156元不等,為期3個月。
另一方面,港龍及澳門航空大股東中航興業(1110)主席孔棟昨日在股東會後說,「油價高企不會影響港龍及澳門航空」,因為港龍早已按照今年全年的耗油量,進行了45%至50%的對沖,澳門航空的對沖也達三成,且可能獲准徵收燃油附加費(當時尚未公布)。
港龍財務總監韋景輝補充,燃油去年佔港龍總成本16%,雖然目前油價較去年同期上升23%至30%,但對沖後,港龍的燃油成本僅增加4%至5%。
另方面,澳門航空董事長顧鐵飛透露,澳門航空改變經營策略後,今年首4個月的載客及載貨量分別上升26%及15%,載客及載貨率分別逾70%及80%。
他舉例說,澳門航空針對現有兩萬台灣商人在東莞投資,兩個月前開辦每日兩班,深圳經澳門飛台北的新航線,現已獲利,平均載客率高達80%,該公司將按市場需求增加航班。
他相信,隨着澳門的新賭場陸續開業,澳門旅客量將上升,澳門航空可以從中得益。澳門航空也無懼廉價航空加入競爭,反而認為雙方可能有合作可能。
此外,身兼中航興業母公司中航集團副總經理的孔棟,雖然不肯評論國航來港上市的計劃,但表明母公司將繼續支持中航興業的發展,注入優質資產來壯大中航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