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小一統一派位將於本周六(六月五日)放榜,每年放榜後都有不少失望的家長四出「叩門」,有教育界人士教路,家長可向他們在自行派位階段選讀,同時在統一派位時又列該校為首志願的學校嘗試,因為學校偏好「長情」家長,獲取錄機會較高;而家長如向着重英文的名校叩門時,也宜以用英文寫自薦信,以顯示自己的英文程度足以教導子女。 記者:倪清江
今年參加統一派位的學生有二萬六千多人,較去年減少約三千人,小一入學委員會主席張志鴻指出,今年獲派首三個志願的學生,比去年的七成四為高,但名校的競爭情況則沒有減輕。
不少官津小學的校長,在放榜後會用自設的標準,每班多收一至兩人。本身是油麻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校長的張志鴻說,他每年每班會取錄兩人,至三十九人一班。
張志鴻及聖公會聖米迦勒小學上午校校長馮家正都稱,校方偏向取錄那些在自行派位選報該校,在統一派位時又將該校列作首志願的申請者,因為這反映家長十分希望子女入讀該校。
有開辦名校入讀攻略講座的機構ChurchillChamber導師Annie表示,部份學校資料顯示,着重英語的官津小學,對叩門家長所提交的自薦信要求甚高,如拔萃小學及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等,都會要求家長以英文寫自薦信,「佢哋要求家長英文都要好,先可以配合學校一齊教學生。」
Annie透露,家長的叩門對象如是教會學校,若自己又是教徒,可找教會負責人也代寫推薦信,這可提高成功機會。她又提醒家長在寫自薦信時,首要表達與學校的理念一致,避免一面倒流於誇讚子女的表現;家長也要為子女設一份個人履歷表,別忘記要詳列子女在運動和音樂方面的表現。
不滿派位結果的家長除可向官津小學叩門外,也可改報私校,因為在放榜後不少私校,會因已報名的學生獲派理想官津小學而「釋放」學位出來。部份私校現仍接受家長報名,而個別津貼小學也會於放榜日派表給「叩門」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