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不少人或以為睡眠時打鼻鼾是小問題,但其實打鼻鼾是睡眠窒息症的常見病徵,長期缺氧可以併發高血壓及心臟病等疾病。有私營健康中心近月引進外國的牙箍技術,主要令病人戴上特製牙箍後,睡覺時口部不會張開,避免舌頭倒後阻塞呼吸道,從而治療打鼻鼾的情況。 記者:黎國剛
健睡寧健康中心董事余有年指出,打鼻鼾是因為睡眠時仰卧,軟顎及咽喉肌肉鬆弛下來,以及舌頭向咽喉靠攏,使呼吸道收窄,於是空氣通過時便會引起震動而產生異常聲響。隨着年紀愈大,人體積聚脂肪,打鼻鼾機會就愈高。
她並解釋,該公司近月推出的牙箍技術,在外國已沿用多年,原理是讓病人戴上特製牙箍後,不會開口睡覺,避免舌頭倒後阻塞呼吸,也將軟顎稍為推前,減少呼吸道收窄,從而治療打鼻鼾情況。
病人接受有關牙箍治療時,需先到健康中心「度身訂做」牙箍,該公司又會跟進病人佩戴牙箍的有效情況。
余有年強調,一副牙箍約可用上三年,但接受牙箍治療的人士卻也有限制,「病人唔可以太肥啦,同埋最好有完整嘅牙齒;而病人戴咗牙箍後,初初幾日牙齒同肌肉都要先適應,注意第二日起身要做面部按摩。」
根據該健康中心提供的資料,現時本港三十至六十歲的人士中,有打鼻鼾問題的男性約有百分之二十至六十,女性則為百分之五至四十。
香港大學牙醫學院助理教授朱祖順指出,打鼻鼾是睡眠窒息症的常見病徵,患者在睡眠時因不能呼吸引致暫時窒息,並重複從睡夢中醒過來,長期缺氧更可導致高血壓及心臟病等嚴重疾病。
對於有機構提供牙箍治療睡眠窒息的技術,他形容外國十年前已有有關技術,但暫時在港不普遍。他又稱,自己過去亦偶然為打鼻鼾病人提供牙箍,而前年本港開始有醫學界人士進行類似的牙箍研究。
朱祖順強調,現時治療睡眠窒息症最標準有效的方法是睡眠時佩戴呼吸機,一些有扁桃腺瘜肉或淋巴腫脹的患者更需施手術切除部份組織。他建議,「就算諗住用牙箍治療打鼻鼾,最好都搵醫生診症同監察住,唔好話買咗舊膠戴咗上去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