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無紙化 明年55萬股先行

股票無紙化 明年55萬股先行

【本報訊】港交所(388)昨發表證券無紙化運作模式諮詢總結,因市場意見不一,故只進行首階段將55萬張股票無紙化的安排,其餘仍未有時間表。港交所結算科主管盛善祥希望,明年首季尾可完成修例並正式實施,預料該批股票需時12至18個月以完成無紙化。

港交所表示,收到的26份回應書中,過半數回應者原則上支持邁向無紙化發展方向,但關注有關費用,同時意見對原先建議的分立登記冊模式、取消即時記存政策、持股編號及實施時間有顧慮,故該所決定維持由過戶處統一掌管股東名冊,不再在中央結算系統內搞「子登記冊」,且以循序漸進方式實施,保留實物股票提存選擇,首階段會先由中央結算系統證券存管處內、佔港股總市值15%的逾200家本地註冊上市公司,約55萬張碎股及大額股票先行。

不實施「子登記冊」
目前,全港共有約3000萬張股票,其中存於中央結算系統存管處的大約有600萬張,佔總市值34%,該批股票雖然只有160萬張是由本港註冊的上市公司發出,但佔了存管處全部股份總值50%。
至於存管處內有105萬張股票,由中國、英國、百慕達、開曼及英屬處女羣島註冊的上市公司發出,佔總市值18%。盛氏謂,其他地區註冊的上市公司何時及能否實現無紙化,還有待證監會與該等國家或地區監管機構了解才知道。被問到中國早已實施無紙化,英國也容許無紙化,兩地區註冊的在港上市公司會否成為第二批無紙化公司,他表示須進一步研究,暫未可評論。

收費水平未明朗
為減輕對市場影響及讓投資者逐步適應,無紙化初期大致上會維持現有的結算及交收運作模式不變,並繼續執行即時記存政策,不會實施持股編號,但收費水平未明朗;港交所只表示過戶處及結算公司相關收費水平會與證監會作檢討。
日後,新的在港註冊上市公司,可自行選擇是否全部使用實物股票,不排除有新公司一開始就採用無紙化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