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輛古董車合共逾500歲<br>平治古董車展首度踏足亞洲

6輛古董車合共逾500歲
平治古董車展首度踏足亞洲

本月開始在台北故宮博物院展出的「Mercedes-Benz古董車亞洲巡迴展」,6輛加起來超過500歲的Mercedes-Benz古董車,走過3個世紀的風華,這群來自德國斯圖加特Mercedes-Benz博物館的「貴客」,首度踏足亞洲土地,展開台灣、韓國、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以及菲律賓8個國家巡迴展出,首站在台灣起跑。

根據台灣Benz工作人員表示,此次「Mercedes-Benz古董車亞洲巡迴展」的所有套件,包括車身、告示牌、展示架等全部由德國運送到台灣,特別是車身的包裝上,為避免有任何閃失,除了層層設計的包裝術,德國Mercedes-Benz博物館並印有專業拆裝說明書,展現德國人精確縝密的民族性,也讓工作人員可按圖索驥。

只可看不准動
德國Mercedes-Benz博物館基於「車子也是生活一部份」的理念,展覽開放給參觀者時,容許他們在圍欄外站着與古董車拍照留念,但不得坐上車、觸摸車身,主辦單位同時安排保安員在現場監看。
大眾在參觀展覽時,除可一睹百年前的汽車各式零件的有趣設計,也可藉機認識Mercedes-Benz走過的汽車工業史,一邊看古董車、一邊對此全球知名的汽車品牌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造就百年傳奇
像是這個品牌的創辦人就是十分有意思的結合。GottliebDaimler是世界第1台汽車用引擎的發明人,KarlBenz則是世界第1輛汽車的發明人,他們兩人終生未曾謀面,卻憑藉追求行動力的共同熱情,聯手開啟Mercedes-Benz汽車品牌的傳奇,造就出今天在全世界舉足輕重的一個汽車品牌。
由於此展覽附屬於台北故宮《德藝百年》展覽中,參觀者更可一併了解德國在繪畫、雕刻、工業等範疇的不同面貌,可說是一次難得的「解構德國」。
撰文:台灣《蘋果日報》
記者:潘怡靜
攝影:台灣《蘋果日報》
記者:莊宗達

圓弧形車尾設計,跟今天的甲蟲車有點相似。

車廂內櫳設計十分個性化,當時曾被評價除具傳統外觀外,同時兼具個人主義原創性。

GottliebDaimler(圖)與KarlBenz是汽車工業始祖,共同開創平治傳奇。

GottliebDaimler與KarlBenz(圖)是汽車工業始祖,共同開創平治傳奇。

BenzPatentMotorCar
1886年由KarlBenz發明的全世界第1輛汽車,在傳動系統上有革命性設計,單汽缸4行程內燃機安置於車身內,原始車款現藏於德國慕尼黑博物館。

汽車史上第1部將車架與引擎結合的車輛,車重不到300公斤,但引擎已超過100公斤。

Mercedes-Benz320Streamliner
1939年生產、第1台具有空氣力學效率的汽車,目前全世界僅存2部。此車上市的年代,適逢德國社會洋溢着一股「我要成為大人物」的氣息,「開大車」成為一種社會地位象徵。

車燈與後照鏡合於一體,前為車燈、後為鏡面。

車尾外形也採流線型拉風設計,最高時速達126公里。

Benz8/20hpConvertibleTouringCar
1913年平治推出此款中產階級車款,由KarlKetterer設計,後來成為熱門車款,由於引擎運轉平順,廠方稱為「安靜的Benz」。

蛇造型的喇叭,設計誇張醒目,贏得「蛇車」稱號。

Mercedes28/95hp
1924年第一款豪華系列Mercedes,由GottliebDaimler兒子PaulDaimler研發新引擎技術,以飛機引擎為基礎,最高時速可達138公里,也展開一連串賽車史上的輝煌紀錄。

Mercedes28/95hp的V字形水箱護罩設計十分醒目有型。

Mercedes37/70hpSimplex
1907年由名設計師WilhelmMaybach所設計,全世界第一位擁有此車的車主為英國Halsfeld王子,此款車激發了Mercedes商標的誕生。

獨立式車燈造型,放在車身旁邊,猶如一盞古典燈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