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類事件 泰國今年內第二宗<br>男子大量進食榴槤暴斃

同類事件 泰國今年內第二宗
男子大量進食榴槤暴斃

【本報訊】炎炎夏日,又是吃水果的最佳時節。現時「果王」榴槤當造,吸引到不少捧場客。但有外電報道,泰國一名六十八歲嗜酒老翁在進食大量榴槤後,突然不適倒地,送院途中證實死亡。有醫生提醒市民,榴槤性質「燥火」,高血壓及糖尿病患者少吃為妙。 記者:黎國剛、林社炳

據外電報道,泰國一名六十八歲老翁於本周日偕朋友到北部清邁一個生果市場,當他在市場內進食大量榴槤後,突然要求喝水,繼而不適倒地及不停顫抖。他後來在送院途中證實死亡。
報道引述當地警方消息指,該名長者平日喜愛飲酒,但他今次進食榴槤期間暴斃,當時並無飲酒。這已是泰國於今年五月內發生第二宗市民因進食榴槤而死亡的事件,較早前一名死者是一位糖尿病人,他吃了四個榴槤後死亡。

一粒等於一碗白飯
榴槤廣受本港市民喜愛。統計處資料顯示,過去三年榴槤的入口數量持續上升,由○一年的九千一百八十多萬公斤,升至去年的九千八百四十多萬公斤;而今年首三個月榴槤入口的總量也達七百六十多萬公斤。家庭醫生關嘉美表示,榴槤含高糖和高卡路里;在破開榴槤後,即使進食一粒,其所含卡路里也相等於一碗白飯。她說:「飯重冇咁多糖喎,榴槤又高卡路里又高糖,不停咁食嘅話,情況就好似飲豬油咁。」
她建議市民,食一、兩粒榴槤過過「口癮」便算,尤其是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及心臟病患者,更是不吃為妙。

中醫:血管硬化忌吃
香港中醫師公會會長關之義則稱,從中醫角度來說,榴槤是「補火」的生果,有補腎功用,「但係榴槤燥火,有啲人食咗會流鼻血。所以血壓高、有血管硬化嘅市民唔好食,避免導致出血;而有心煩、失眠、心跳速病徵嘅市民都唔啱食。」
他建議市民,一般每天只吃兩、三粒榴槤,而日常也可食用羅漢果等中藥,幫助「清熱氣」。
不少市民昨仍有購買榴槤。將軍澳彩明街市一家生果檔檔主王先生稱,今年榴槤當造,主要來自泰國,以「金枕頭」為例,售價平均每磅五元五角,而「大釘」則四元五角一磅。其檔口每日平均可賣出一百個榴槤,生意不俗。有市民則說:「都鍾意食榴槤,但唔會太多,主要係怕出痘痘(暗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