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極度惡劣 影響身心成長<br>逾三萬童住板間房

環境極度惡劣 影響身心成長
逾三萬童住板間房

【本報訊】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在六月一日國際兒童節前夕,發表本港目前仍有逾三萬二千名貧困家庭兒童,居住在環境擠迫惡劣的板間房或天台屋。兒童平均的居住面積,甚至只有十平方呎,遠低於房屋署的七十平方呎準標,嚴重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成長,要求政府加快安排住板間房兒童入住公屋。 記者:林社炳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施麗珊昨日到深水埗舊區探訪時說,本港目前約有三十五萬名兒童生活在貧窮線下,家庭收入中位數只有七千元,遠低於全港家庭收入中位數的一萬五千八百元。該會調查發現仍有超過三萬二千名兒童,居住在舊區環境惡劣的板間房、床位及天台屋,嚴重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成長,以及參與社區活動,融入社會的機會。

老鼠橫行「好大隻」
四年前因照顧年老父母,獨自持單程證來港的黃太,丈夫則仍待審批來港。二年半前她在港產下女兒黃嘉儀,母女靠綜援過活,租住荔枝角道一間板間房。年少無知的嘉儀,聽媽媽提起屋內老鼠橫行,她隨口說:「好大隻呀!」黃太更展示女兒手臂上被蚊蟲咬傷的痕迹。
六歲的傑仔三年前隨母來港與父親團聚,一家三口住在約四十平方呎板間房。睡在碌架床上的傑仔,經常要踏上衣櫃上床。摺枱既是飯桌亦是書桌。同層有十個板間房的走廊,是他唯一玩樂的天地。

關注貧困兒童權利
社區組織協會昨日組織約三十名住板間房的兒童,用三十多個紙皮箱,砌成一間象徵擠迫戶的紙皮屋,再一同迫爆這間紙皮屋,希望喚起社會及政府關注貧困兒童的成長空間,優先加快安排入住公屋。
與社協一同到深水埗探訪的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方敏生說,八○年代她曾在李鄭屋邨做社工,體會到貧苦家庭兒童的苦況,政府振興經濟之餘,同樣要重視貧困兒童的成長權利。

家住板間房的數十名兒童,一同迫爆用紙皮箱砌成的「屋」,希望喚起社會關注他們的苦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