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手記:MP3市場掀爭奪戰

矽谷手記:MP3市場掀爭奪戰

美國錄音產業協會(RIAA)在01年2月正式打贏Napster的官司後,去年9月開始乘勝追擊,向對等共享(peer-to-peer)的個別用戶開刀,上星期又再起訴差不多500名下載及儲存盜版歌曲的網民,至今累積的起訴個案接近3000人。RIAA的對象包括學生哥,對大學教職員及學生也絕不手下留情。

下載收費可能下調
其實即使沒有了舊式Napster,網民一直都可以利用其他幾個相類似的對等共享服務來下載盜版歌曲,例如蘋果的iTunes、全新的Napster合法歌曲網站等相繼推出,有了另一個選擇之後,網民亦沒有必要以身試法。一項調查指出,免費提供網上歌曲交流網站Kaaza在去年6月高峯期有3400萬用戶,現雖已下跌四成,但還有2000萬盜版用戶,仍是合法下載網站用戶的一倍之多。
不少商家都看準這個機會,微軟、Sony等紛紛加入戰團,甚至連可口可樂及美國最大超市集團Wal-Mart也宣布成立歌曲下載網站。

三星Sony挑戰蘋果
然而,這個下載服務是否真的有利可圖,實屬疑問,相信某些大集團以此服務作為廣告的市場策略也未可料。資料顯示,網站每次上傳一首歌給用戶,唱片公司大概會收取65美仙的版權費,以蘋果iTunes的收費99美仙計算,扣除服務支援的開支、轉帳費用等,沒有多大的利潤可言,加上競爭激烈,相信亦有可能出現減價戰。
然而,佔合法歌曲下載超過一半市場的蘋果電腦,同樣因為RIAA的「嚴打」而受惠,皆因他們一開始就沒有把下載服務定性為生財工具,早在01年尾,蘋果電腦已經看準數碼存放歌曲的潛力,那時候韓國的MP3-man已經大行其道,蘋果卻推出利用硬碟機存放資料的高檔MP3產品iPod,當時有人擔心,價值數百美元的iPod,怎樣與平價的MP3-man爭一長短呢?其後iTunes的服務不斷改進,去年更推出99美仙一首歌的合法下載服務,在一年多已經有3000萬首歌被下載,在iTunes的帶動下,蘋果在上季已經售出80萬部,是去年同期的9倍。
i-Pod及i-Tunes這個組合已經為音樂收錄方式重新定義,繼韓國三星以Napster作品牌推出MP3播放機之後,Sony推出相類似的產品VaioPocket,未來鹿死誰手也好,蘋果電腦在音樂下載這幾年的亂戰中,確實已經贏了漂亮的一仗。
魯笨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