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改爭拗及言論自由受損,可能觸發新一輪人才外流。在昨日一個海外升學展中,有家長坦言要讓兒子到外國留學,希望下一代可在較自由的社會環境中學習。學者則說,有預科生家長擔心子女選修政治課會「危險」。教育界立法會議員張文光認為,近期連串政治風波,令中產家庭憂慮社會氣氛惡化,才會為子女另覓升學出路。 記者:馮永堅
由AcademicAsia輔導留學中心舉辦的「英國教育博覽會」,昨起一連兩日在灣仔會議展覽中心免費提供英國升學諮詢服務。是次博覽會共有十九間英國的中、小學,兩間大學及一所持續進修學院參加,並即場向家長及學生講解升學所需。
不少到場家長均說,考慮讓子女到英國留學,是希望下一代可在較自由的社會環境中學習。陪同念中一的兒子Kelvin到博覽會的黃太稱,鄭經翰、黃毓民及李鵬飛先後「封咪」,令她憂慮到兒子在港不能再享有言論自由。不願讓記者拍照的黃太說:「咁多封咪事件的確令我有所顧忌,促使咗我畀個仔去英國讀書,因為我唔想個仔冇言論自由。」
她又表示,本港教育政策朝令夕改,亦是送孩子往外地留學主因,她說香港的教師已「好盡力」教導學生,無奈基準試和政府削減資源令教師「無心戀棧」,無法提供最好的教學質素。
不過黃太身旁的兒子Kelvin則認為,香港是「自己地方」始終較親切,希望可留港讀書。
參展大學UniversityofEastAnglia的國際事務主任Helen表示,近期本港與內地發生連串政治爭拗,部份家長會擔心子女是否能開心成長,因此可能會出現九七回歸前大批學生到外國留學的情況,但她估計現時到海外升學人數會較九七年前少。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張文光認為,近期「愛國論」、政改爭拗以至名嘴封咪,均令中產家庭憂慮社會氣氛惡化,為子女另覓升學出路在所難免。
除了憂慮言論自由受損影響子女,近期政改爭拗亦令家長擔心本港大學能否繼續享有學術自由。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系主任關信基昨日在香港電台節目《星期六問責》中表示,早前中大舉行預科生日,有部份學生質疑大學日後可否進行一些題材敏感的研究,亦有家長認為選修政治課「危險」。
關信基強調,雖然心存憂慮者只屬極少數,但是歷年來未見過的現象,反映社會上已出現學術自由可能受影響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