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有中西合璧,烹飪有Fusion,現在連樂壇也出現Pop-classic潮古典。將古典音樂簡化,配上流行音樂的一味強力節奏,淺白有如Karaoke,就成為潮古典。將古典音樂現代化並非新事物,二十世紀初,蘇聯的作曲家浦羅高菲夫已提出過「新古典主義」,不過樂曲仍屬於古典樂。
近幾年出現的潮古典,卻把古典樂翻倒,踏碎再胡亂湊合,就算唱片銷量再高,我也不敢苟同。多少鋼琴家流着血汗練琴,成名後演出一場門券才不過一百幾十;相對地,一個琴技普通,被唱片公司商業包裝後,門券卻賣至八百元。
在電視上看過幾組潮古典演奏家的MV,拉弦樂的像鋸木、彈鋼琴的如打鼓,一隻輕巧的《蜜蜂飛》竟彈得有如大象打自由搏擊。不但西樂如是,連中樂也仿效,將中西日歌曲東拼西貼,實行來個音符大雜燴,就像把唐詩東來一句,西來一句似的亂說一遍。
我不是古板的人,但對音樂仍有期望,仍有要求。若要潮古典,我寧願推介兩位歌手,中國大陸的呂薇和日本的森山直太朗。呂薇在國內被分類為民歌手,唱的是中國民歌,但譜入了流行曲的和聲,介乎藝術歌曲與流行歌曲之間。她的《春去春來》MV拍得像一齣古裝劇,美得很,難怪在國內贏了大獎。
至於森山直太朗,也是把民謠重新譜曲。他的《夏的終結》就是糅合了日本民謠的歌曲。除了歌曲本身外,樂器運用也破了格。他把弦樂四重奏、低音大提琴、鋼琴、結他、手鼓、鈴鼓,還有意想不到的中國民俗樂器高胡結合起來,建構成一種如絲如水的溫柔。
編按:陳也請假一個月,由李樹昇暫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