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回有人約在尖沙嘴的「諾士佛台」,到了才發覺弄錯了,是「諾士佛階」,有點混亂。
諾士佛台午夜後食肆和酒吧甚興旺。這兒一八七五年已開發,原為歐洲名流聚居地,今日搖身一午夜蒲點。而諾士佛階在附近,由美麗華改建,充滿異國情調。大白天陽光下,有個露天茶座,四下是百年歷史建築物,如古物古蹟辦事處、聖安德烈堂、天文台。不過好些店舖尚未正式開業。
這兩處,一個「台」,一個「階」,不難分別。聯想到中國人常道上台熱鬧,下台優雅,下不了台也得找個「下台階」,一笑離場。
諾士佛階有家「鳳凰花」,他們的鵝肝醬釀蝦丸很精美。
不過還是喜歡諾士佛台的「瑪哈巴」,吃土耳其菜,幸運的可遇上肚皮舞表演。其中有一道菜燴牛「面珠」。同豬和魚的面珠一樣,都很矜貴。不管多麼「健碩」,臉頰只得兩小塊,嫩滑香濃。店員介紹素菜薄餅是意外的可口。還有,本來我點薄荷茶加蜜糖,他們不做,解釋:「師傅不知做出來好不好喝,所以不想隨便上桌。」不過是一杯茶吧,也有堅持,故留下印象。一試鎮店的蘋果茶,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