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穿秋水六十年,美國的二戰紀念碑終於在首都華盛頓落成。已經「七老八十」的老兵紛紛由各地前來參加這個可能是他們最後一次大聚會的盛典,心中都是百感交集:為曾效忠國家自豪,為大部份同袍離世傷感,更為紀念碑延宕至今才落成而失望。
曾在反攻日(D-Day)翌日登陸諾曼第的赫蘭,已經八十三歲。他與四名同袍異口同聲說,能夠待到現在參加這次盛會實屬幸運,因為實在拖得太久了:「越戰老兵有紀念碑,韓戰老兵也一樣,我們卻一直無人理會。」
參加二戰的千六萬美國人中,至去年仍在生的只餘四百四十萬,並以每天約一千人死亡的速度減少,最年輕的老兵現時也七十六歲了。這次老兵聚會是歷來規模最大的二戰軍人集會,可惜多半也是最後一次。七十八歲的賴特就說:「真遺憾,如果這早點發生,我們會有更多人參加。」
另一老兵諾瓦克也為同袍而傷感:「電話響起,傳來誰和誰去了的消息。你想起這些人,他們曾跟你出生入死。你多希望他們也在這裏。」
專程由夏威夷來的尼夫絲,站在紀念碑的石柱前默默流淚,想念着十二年前逝世的丈夫,既驕傲又失望。「這碑建晚了六十年。太多人沒見到它就去了。他們沒機會喝采說:好哇,國家終於承認我的犧牲了。」
前空軍貝克帶了好拍檔「阿休」的照片來到紀念館──「阿休」是隻狗,陪貝克執行過多次轟炸任務。同行的女兒布里滕說,紀念碑「很重要,若不好好記錄歷史,這些人所做的一切和回憶,就會隨着他們百年歸老而消失」。
美國《紐約時報》/法新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