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地滿堂紅,特區政府庫房一天就進帳了三十億。許多業主趁機封盤,準備再提價,能有一線機會,當然要抓牢狠賺一筆。
近來樓市的最大「奇蹟」,莫如地產界人人稱許的西九龍窩打老道端的新建「豪宅」大廈,擁有無敵西九龍海景,據說呎價已達萬元。大廈前面就是油麻地果欄,每到清晨三點,就聽見滿街的水果工人推車的聲音,幾百條赤裸上身的壯漢,吆喝着把一箱箱橘子搬上搬下,就像徐克的民裝武俠片《刀》裏的場面,Man得不得了,最適合擁有高消費力的同性戀人士購置,每天天還沒有亮,就可以在客廳外的陽台用望遠鏡觀賞「肌肉晨操」。
對於喜好女色者,則又是另一番嫵媚的風光,因為縱向的新填地街、上海街、廣東道,極目所見,直到夜深仍有北姑妖豔地流連出沒。換一個睡房窗戶的角度,用望遠鏡也能全天候「睇辦」,遠遠的看準了,再「落街」議價,可免一番馬路上的阿伯一樣邊流口水邊打量的尷尬。
還有一上街就有數不盡的牛雜魚蛋、潮州打冷檔,食色享受俱全。買一所如此君臨天下的帝景豪庭,「祖國」那母親一樣溫馨的呼吸不遠,比遠到法國南部的康城買一座臨海多風的公寓單位,更加化算,即使上萬元一呎,不貴。
特區的商人一面親中愛國,一面重新又狎玩起地產來。董建華和他的祖國領導人呼籲特區要「向知識經濟轉型」,但似乎加上「自由行」的奶粉珠寶護膚膏之類的大掃貨,還有酒店和食肆的吃喝玩樂,特區還是在親中派不斷譴責的「彭定康港英靠害」的「泡沫消費」的迷夢裏鬼打牆地團團轉。
咦,不是經過了所謂金融風暴,大家都「痛定思痛」,覺得再泡沫下去,不是辦法了嗎?要腳踏實地,同舟共濟,工商界不是說過要全力協助董特首推行「經濟轉型」、發展「高科技」和「中藥中心」了嗎?
但「搵快錢」的衝動和快感,無可抗拒。特區的經濟繞了一個口水四濺的大圈,還是回到泡沫的起點。就像一個十六歲的少年,剛剛手淫了一次,他感到很罪疚,向聖母像懺悔,他流着淚,自責這樣做,會損害身心,他保證下次一定不再犯了。
但過了二十四小時,他的內心有一股岩漿的熱量向上湧,像千百條蟲在身體裏鑽着,向聖母像懺悔過的一切,他都不理了,管他下地獄,管他天塌下來,磨床咬蓆的,他又伸出手來,又犯了一次。
好舒服呀——他長長舒了一口氣。
就在這一刻,賣地官的木槌子重重地擊下:一幅山地,八億六千五百萬元成交。香港的經濟前景,終於「重現曙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