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終向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呈交伊拉克政權移交草案,內容主要涉及政治和經濟兩個層面,政治方面,美國答應在6月30日將政權交還伊拉克臨時政府,並協助促進伊拉克在年底或明年初進行選舉,但卻保留駐軍。經濟方面,伊拉克政府有權處理及控制國內重要資源──石油,條件是賣油所得資金必須存放在一個受國際組織監察的特別戶口。
從表面上看,美英確能遵守還政伊民的承諾,表現泱泱大國的風範,這點值得一讚。不過還政這個(臨時)政(府),究竟由誰揸fit(?),到目前為止仍未落實,距離移交僅餘下一個月,倉卒找個上台,不難被人覺得是個傀儡之餘,能否擺平伊國內不同派系及取得信任,從而不會亂作一團,實在值得商榷,故美英仍保留駐軍者,那麼以美國為首的聯軍是聽從臨時政府指揮,或曰聯軍又會否聽伊政府支笛?英國首相貝理雅前日表示,伊拉克臨時政府對聯軍維護該國主權有最終決定權(finalsay),但卻不能命令聯軍做些他們不想做的事情,美國總統布殊亦指美軍會採取「彈性」態度,說了等於沒說?
因此昨日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中提出,美國在全部還政於伊上應有一個確實時間,而聯軍亦應按時間表撤出伊境,好讓伊拉克國民在聯合國的協助下自己決定一切(包括政治、軍事、外交、法制和資源等),這個提議得到德、法、西班牙和俄羅斯等理事國的贊同,而美國大使只支吾以對暫時糊了過去。不無令人產生對布殊政府並非有全身而退決心之遐想,只不過是為了挽回新低的民望而造勢而已。
這也難怪,「利益」當前,誰又會捨得?總統先生,難道你沒有亦不明白,不「捨」何以「得」的智慧和道理?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