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在每周專欄《觀點》內指出,物業價格回升、負資產及破產率改善,固然令到各界可舒一口氣,但作為銀行監管機構應保持警覺,因為隨着經濟開始復甦,可能會有其他不同形式的風險出現,金融市場處於轉折點,都會「比經濟周期的其他階段帶來更多不明朗因素」。
他指出,銀行業競爭加劇,促使息差受壓,最近淨息差已一直下降至不足2%,有關情況會「對銀行盈利造成影響」,猶幸本港銀行體系仍然相當穩健。
截至去年底的季度顯示,本地銀行的平均淨息差為1.91%。任志剛表示,由於銀行盈利受壓,因此一旦有貸款機會或其他發展空間出現,銀行便可能會勇於爭取業務機會,但怎樣經營業務,最終仍是銀行本身的商業決定。
他讚揚過去6年,本港銀行體系表現非常出色,不過,基於銀行業結構性及資產負債表的轉變,以及更有效運用資金的市場壓力,本地註冊銀行平均綜合資本充足比率,期內一直下跌。
不過,目前15.3%的比率,雖低於亞洲金融危機前的水平,但仍高於國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