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環四月八 - 鍾偉民

路環四月八 - 鍾偉民

農曆四月初八,佛誕。小時候在路環,四月八,是大節日,譚公廟前,一連好多個晚上搭了竹棚演大戲。
去年讀報,知道戲還在演,想去看,戲棚背靠的小丘有一片塋塚,怕夜裏有鬼氣。月前,我三十年前的路環街坊林秀麗來訪,說四月八,除了大戲,還有會景巡遊,中午前就開始,「一定要來看。」她說:這是路環信義福利會辦的活動,那一天,四散的路環人都會回來敘舊。

沒想到那麼熱鬧,舞龍戲獅放鞭炮,不在話下;警察銀樂隊在小公園奏樂,巡遊隊伍裏,濠江中學的步操隊也沿路奏樂;從老城區打纜街到水鴨街,到了舊電燈局就掉頭沿海濱直操向譚公廟,一路管弦鼓鈸喧天,平日清靜無事的小島,在日頭下,忽然火紅火綠七色雜陳,遊到廟前戲棚,戲就開演,不分晝夜。伶人的後台和化妝間,是搭在水上的,用塑料布把竹棚圍住,生旦淨丑披着重重戲服頂着豔陽塗脂抹粉,好像是香港來的戲班,這樣跑江湖,營生也夠辛苦的;沿路拍照,拍到人潮裏一個沒卸裝的老頭,木無表情,呆站在陰影裏,像沒了魂魄,大白天,還是看得人發毛;就是這一絲詭譎,這透着魔幻情調的場面,就絕對是值得經歷的文化旅遊節目,可惜香港人多不知道。
黃昏,設盆菜宴,筵開九十餘席,就在聖母聖心學校門外榕蔭裏聚眾吃,這樣吃,才真叫「吃氣氛」;怕熱,午後就回店裏納涼,等電視台的攝記朋友把盛況拍了,再去借一份副本看,看一看,能領略,能體會一點舊時情味就好。
四月八,見了幾個舊人,說了幾樁舊事,路環人,原來多活得逍遙,這個是打鼓的,這個是唱歌的,這個在樂團裏是彈結他的……早知道三十年前,我就不離開這塊地,如今,我可能就是個拉二胡或者吹喇叭的,大夥兒吃飽盆菜去合奏,直選,曲選,都留給老廟背後那一片荒墳。「活在當下」,最近有電視廣告這麼說;說得真好,畢竟有些地方,未來,像戲棚後的樹影,越來越陰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