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擔憂香港發展

外商擔憂香港發展

白瑞鸝(LucilleBarale)

我們相信,憲制發展的步驟與具體改革內容,對全香港都重要無比,當然包括本商會的會員以及外籍商界。外商投資對香港的發展有不少貢獻。他們駐足這個獨特的城市,亦證明本港是國際都會。來自七十六個國家的五千多間外資公司,都以香港為營運基地。
香港一向以世界標準自期。特首和政府其他官員經常自豪地向批評者指出:本港備受國際組織稱許,例如在「世界發展論壇」和「傳統基金會」的經濟自由指數名列前茅,是主權成功過渡的客觀證據。
同樣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央政府、全國人大與國際社會,在正式條約的規範下,共同為香港造就了獨一無二的身份,北京的中央政府亦因此大大受惠。《中英聯合聲明》保證香港維持「一國兩制」直至二○四七年;《基本法》是相關的小憲法,亦承諾邁向全民普選,從而管理香港的內部事務:「港人治港」。

現時關於本港前途的辯論,集中於普選時間表。美國商會已經成立特別委員會,研究香港憲制發展涉及的問題,並且蒐集會員意見。
法治、透明度及資訊自由,是本商會的價值觀核心,對香港在亞洲保持首屈一指的商貿地位,亦至為重要。這些價值是本港長袖善舞的基礎,也令本市擁有多項世界之最:全世界第十大商業經濟、第九大服務輸出地、亞洲第二大及世界第十大股票市場。本港亦有來自逾四十個國家的五百間持牌銀行,其中七十三間名列全球頭百名之內,以及全世界最繁忙的貨櫃港等等。
最近數星期可以說是多事之秋,某些事件更令長居本港的外籍人士深感不安。我們發表這方面的意見之前,亦必須加以謹慎考慮。
要掌握準確資訊,才可以做出深思熟慮的決定,因此我們舉辦一系列午餐演講會,主題大致圍繞「香港憲制發展」。各界人士將會發表不同意見,並且對目前形勢作出各種詮釋。
……………………………………………………
作者為香港美國商會主席,本文摘譯自商會雜誌AmCham五月號內的「主席備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