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為補習名師?現代教育的英文科首席顧問KenNg教路──「有料」是基本條件、有「觀眾緣」是先決因素。他不諱言若遇上有潛質教師,會不惜投資「捧紅」對方。要知自己是否具備成為名師的條件,讀者可參考以下考核準則。
KenSir指出,招聘新人入行,跟招攬現職名師不同,因為前者沒有經驗和口碑,只可以參考校內成績,但成績優異亦分先天和後天,「我們要找對某一科有天份的教師」,他會以在特定科目各卷取得多少個A級(優),衡量應徵者是否屬於先天優才。
正如被培訓成英文科名師的KeraYeung,她的中五及中七公開試英文科成績,每份卷均取得A級,剛畢業即被吸納加以重點栽培。「如果她的卷不是全部A,而是夾雜着砂石(A級以下),就未必有天份,因為A級和B級的程度其實差距很大。」KenSir說。
「觀眾緣」即是「學生緣」。KenSir解釋:「見面時便會知,例如樣子和善、說話淡定有說服力,還要對教學有誠意──這點看他事先準備了多少筆記就知道。」外形是否考慮因素呢?「如果有一個人跟我一個模樣、和我一樣學歷,但高我兩吋,他站出來已經比我吸引。」
不過,「多與學生交流,與他們打成一片,才能了解所需,也有助建立『觀眾緣』」。他強調,以學校為主導的傳統教學方式,已不適用現代的補習機構,必須以學生為主導,即使是名師也要放下老師威嚴。
新人入職後,KenSir還會為包裝其形象,建議導師穿衣色澤不妨明亮一點,取代嚴肅的黑白灰;並安排拍攝及印製傳單和個人筆記。對於具潛質的新教師,其課堂會被安排在最多人報讀的時段(依次為周六、周日和周五),同時安排先教初中班,以便由低班開始培養會考生班底。
他強調:「名師如歌星,要有觀眾緣和感染力,加上時間浸淫和經驗累積,便能建立名師風範,從而討得學生歡心甚至令他們崇拜,這樣才能取得他們的信任,令他們聽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