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人 - 李樹昇

好心人 - 李樹昇

搭地鐵可以看世態人情,將相識與不相識的人混在一起,往往會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情;而在地鐵車廂中發生的悲歡離合,更足夠寫一本《車廂見聞錄》。
有一天,地鐵車廂頗擠,一個小孩子向父親訴苦沒位坐,旁邊的成年人起來讓座,小孩子興高采烈地坐下。小孩子的母親抱着嬰兒坐在兩個座位之外,她對小孩子說:「那個位不是讓給你的。」她指指站在車廂中央,一位抱着幼兒的母親。小孩子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他父親叫他起來讓給人家,但抱着幼兒的母親卻婉拒了。小孩子終於可以安安樂樂的坐下。
又有一天,時值放學時間,高小學生與母親一起搭地鐵,母親旁邊的人下車了,高小生連隨坐下。這時一個婆婆踏進車廂,母親要高小生讓座。婆婆卻說:「不用了,我下個站下車。」不過,婆婆沒有在第二個站下車。我相信大部份父母都知道身教是十分重要的,但會真真正正的身體力行,為孩子豎立榜樣的父母,在地鐵車廂中不是常有。反而,叫自己孩子鑽進人群,衝入車廂,霸佔座位的屢見不鮮。

有個屬於「行為學」的笑話:「蟹媽媽斥責蟹兒子橫行,要牠以後向前走,蟹兒子說好,但叫蟹媽媽先做一次給牠看。」好的品德不是靠讀書讀回來的,而是在待人接物之中培養出來,誰也沒豁免權。
今天,我們的社會充滿對立、埋怨、控訴、不滿。無理的固然以強權、權威示眾,有理的亦變得有恃無恐。禮誠待人的道理被忽略了。大人如是作,小孩亦傚之,大人有否為下一代着想過?在這裏說些「好心人」的故事,當是一劑涼茶,希望給大家消消肝火。

編按:陳也請假一個月,由李樹昇暫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