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香港愈來愈多做北方菜的食肆,但大多是幾個省分的菜式夾雜在一起,獨力做北京菜的食肆着實不多,由北京人開北京菜館更屬少見。最近銅鑼灣一間由北京人打理的北京菜館藉着喬遷,推出不少新菜式,當你滿以為廚藝了得的老闆是食肆靈魂時,結果卻令人意外得很……
記者:陳淑君 攝影:周旭文
因為業主加租過甚,老闆尹先生寧願放棄原有在金百利的當旺地點,改為搬入租金較相宜的橫街,希望靠一定實力,繼續吸引食客多走幾步光顧。
尹先生本身是北京人,四年前才正式來港定居,早有經營食肆經驗的他,來港也食老本行,而開食肆前,他更特意花半年時間到其他食肆打工物色人選,都算用心良苦。「我希望舖頭做到個仔長大後都可以做落去,如果請內地廚師,又要幫佢搵屋住,又要放長假畀機票佢返北京,佢最多咪又係幫幾年!所以要長做,一定要搵香港人。」
滿以為掌廚的是資歷深厚的北京人,結果卻是個年輕香港人!大廚朱師傅入行十年,試過做數年外省菜,但他說曾因為覺得太辛苦而轉行,不過輾轉幾年還是返回食肆當廚。最初以為朱師傅做的菜式必定由老闆授教,結果卻令人頗意外。「老闆係有講過吓,早前搬舖後都有去北京考察一個月,但發覺當地做嘅菜式重係好多油多芡,香港人其實喜歡清淡同少油,主要都係靠自己鑽研同睇書去改良。」我想這就是天份吧!大廚說每個星期都會至少創作一道新菜式,不少來這裏吃過的北京人,都說這裏的菜式很正宗,但亦不敢相信竟然是由他做菜呢!
老北京芝麻醬糖餅$38(後)
茴香是來自北京,夏天最當造,其葉相當幼細,香味濃烈,跟在西式超市所見的Fennel味道其實差不多。菜與肉的比例是7:3,食多幾隻都不覺膩。正宗吃北京水餃是蘸陳醋蒜茸,最好不要問職員攞湯,以免貽笑大方。糖餅能做到一層層的效果,原來是先將麵粉皮薄,塗上芝麻醬及北京黑糖,再撒點麵粉,捲起再薄,最後用少量油「烙」成。芝麻醬溶化在糖餅的每個角落,好香甜!
肘子要選用肉厚的豬前腿,預先以醃料醃足兩日後,以類似滷水汁的汁料浸滷數小時至入味,當有柯打時,才將滷好的豬腿掛個炸漿炸好上碟。表皮咬落固然香脆,厲害的是連皮的豬腿肉並不油膩,入味又夠腍。
日本遼參的品質可算是海參之最,將京葱炸過,放下發透的海參及調味等燜數分鐘,使之盡吸京葱的香味。把香濃的海參滑進口腔,腍滑中又帶點爽口。
如意蛋卷$58(前)
老醋蜇頭$60(後)
前者是豬肉碎蛋卷,有甘笋及芫荽作餡,最好蘸陳醋吃;蜇頭是來自渤海灣,色澤帶紅,比起一般海蜇爽脆。用北京菜中常用的陳醋,味道較濃及鹹味較重,使蜇頭味道更搶。
以前農村村民預祝好收成,會挑選六樣時蔬生吃,可隨時變更,這次用了青瓜、青葱(本來應用京葱,但為免客人留下強烈口氣而取消)、唐生菜、西芹、苦瓜、甘笋及紅辣椒,可隨便蘸甜麵醬吃,但不要太多,以免太鹹。
烏魚蛋湯$88(前)
京味疙瘩湯$68(後)
烏魚蛋是雌性烏魚的卵巢,煙韌又彈牙,配酸甜湯底頗醒胃;疙瘩是用高筋麵粉加水搞成小粒,再放進有雞蛋、小棠菜、番茄的上湯內。疙瘩食落煙韌,湯很鮮。
地址:銅鑼灣渣甸街50號武夷中心二樓
電話:22034321
營業時間:12:00nn-3:00pm及6:00pm-11:00pm
座位:90個
交通:銅鑼灣地鐵站F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