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創業(291)一如預期,零售業務轉虧為盈,成為推動增長的動力,美中不足的,是其他業務大部份未能配合。
華創第一季業績3.4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5060萬元或17%,主要來源是零售業務由虧損810萬元轉為獲利5810萬元,食品及加工銷售則增加767萬元,飲品業務虧損減少253萬元,其他業務均有不同程度的減少,其中以紡織業務貢獻減少1189萬元或27%為最。
零售業顯著轉好,超市錄得盈利3570萬元,上年同期仍虧損1080萬元,第一季為旺季,超市經去年重組後,亦帶來較佳效果,也是節省成本、增加供應商回饋收入,以至物流業務理想的效果。
內地品牌產品經銷,由虧損330萬元轉為獲利360萬元,主要是終止虧損品牌以及經銷「Esprit」品牌的增長,後者佔品牌經銷營業額68%,為1.82億元,較上年增8.1%。香港零售業績增長213%至1880萬元,而營業額則減10.9%,與旺角百貨店結業有關,改變經營策略亦有效果。
零售業以外,值得特別注意的,是飲品業,營業額增長15%,虧損則減25.3萬元至1327萬元,其中啤酒銷量增11.3%,純淨水則增40.8%,純淨水增長高,業績亦改善,已開始錄得盈利,虧損的減少,主要來自純淨水,至於啤酒業,據報毛利率已提升2.4個百分點,但似乎業績仍待改善,依然虧損,相信與持續大量發展對資金利息的負擔。
華創致力於維持中國啤酒第二位,一直在擴展兼併,以擴展華中及華東市場,而與南非啤酒商的合作,南非啤酒商亦投資於哈爾濱啤酒(249),以期進駐東北市場,看來仍未有表現,而南非啤酒商雖在收購哈啤中,結果仍難預料,啤酒業的季節性相當明顯,季內虧損或未能作準,多看一兩季才能定論,去年全年增長則屬平平。
紡織業務受棉價影響,亦因遷廠而停產,正進行技術改造,大部份機器即將投產,以提高質量,但相信機器折舊亦因而提高。本來華創是紡織業的翹楚,面對惡劣環境,亦難獨善其身,所佔51%的華潤錦華,第一季業績急降95%,只有23萬元。
華創整體趨勢會向好,而個別業務仍待努力,可說處於鞏固期,上周受大市影響跌至8.1元,則是過殘,現已反彈至9.15元,緩緩收集看中線是策略,暫不作過於樂觀的期望。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