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藉口難尋牛皮待變

國際視野:藉口難尋牛皮待變

Yousee,油價稍為上升,股市便回軟。周一杜指本來好哋哋重越10,000點,但市場一傳出油組內部出現嚴重分歧,紐約期油重上41美元1桶,杜指便應聲滑落,重回10,000之下徘徊,反而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指和覆蓋較廣泛的標普500指數沒有跟隨,收市微升,杜指下跌的理由是航空類股份受壓──油價上升嘛!
日股方面,早前日本第4大銀行行長透露今個財政年度因受呆壞帳拖累將出現虧損,昨日市場盛傳其餘3大銀行或同樣受影響而導致盈利下降,在銀行股被「糟質」下,日經亦下跌百多點,退守至11,000點之下。

留意本周美歐數據
至於港股,投資者根本漠視通縮已是大幅改善、消費信心上升和政府恢復賣地等利好消息,早段仍「無厘頭」地跟隨外圍下跌,恒指11,700始終無法突破,惟有再坐一會!有人或會問,日港股的下跌,原因並不是油價上升引致,筆者不是自圓其說,全球股市多惟美股馬首是瞻,瞧瞧杜指受壓,甚麼因素才是始作俑者?
金融市場焦點絕大部份仍放在油價的去向,然而本周有連串的經濟數據公布,是可反映目前歐美經濟狀況,從而或影響利率決策,這點投資者必須留意。執筆時美國仍未發表5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估計會比上月稍勝,原因是就業情況續有改善和工資略見上升之故;今日公布的4月耐用品定單,據一般分析員預測亦應有增加,兩者意味消費者開支和製造業前景理想,美國經濟嘛……。
歐洲又如何?將於周五發表的歐盟5月份消費信心及商業情緒調查報告,在預期油價上升的心理威脅下,應沒甚驚喜,何況上周德國ZEW消費情緒和昨日Ifo商業指數表現未見佳處,歐洲央行多會按兵不動。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