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文大學醫學院健康情緒中心主管李誠表示,近日香港的政治及民主爭拗局面,令個別情緒病患者對現實感到更加無助及無奈,在他接觸的情緒病患者中,約有數人出現這種情況,建議患者找來相同目標的人士為伴,以作鼓勵。
李誠昨日出席一個場合被問及近期的政治爭拗對情緒病影響時稱,近期的確有情緒病人,因為政治爭拗而感到更加無助及無奈。他解釋,可能部份人早前對本港民主發展抱着期望,但爭拗令他們感到「無論自己做乜,都控制唔到個政治局面,而感到更加無奈同無助」。
他指出,至少有數名情緒病患者有這種反應,但他們都是本身已患有情緒病,而並非因本港政治環境引發情緒病。至於會否加重病情,則很難確定,須深入研究及調查。
該中心臨床心理學家郭碧珊解釋,這種反應是心理學上的「無奈」反應,當市民感到無論如何自己對某種情況都控制不到,便會放棄,心理學曾有動物實驗證實,當狗隻在一個箱內被電擊時,便會走到另一個箱內躲避,但當牠發現第二個箱也有電擊,久而久之便會放棄走避,只在原來的箱子中哀鳴。
此外,李誠又稱,當局忽視情緒病的預防及治療,令現時輪候精神科就診需時長達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