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陝西省西安市一名五歲女童,正在幼稚園就讀,已將三百首唐詩背得滾瓜爛熟,還培養出對詩文的特殊情懷,吟誦到傷感處,竟也潸然落淚。
五歲的王紫石並非「神童」,只是普通的幼稚園學生,加減乘除的簡單算術題還未完全掌握,已熟讀唐詩三百首。要考她,只要說出詩名,無論是溫庭筠的《商山早行》、馬戴的《過野叟居》、李白的《將進酒》,或是崔顥的《黃鶴樓》等,她都能流利的背誦出來,而且不差一字一音。
王紫石母親王娜表示,女兒在歲半時對唐詩產生興趣:「我給她念一些簡單的唐詩,開始時只是隨口逗她玩,可兩三遍下來,孩子自己也能背下來,二歲前她就能背四十多首詩了。」
當時,王娜與夫丈還沒想過要教女兒這麼多詩,覺得孩子年紀尚小,能背這麼多已經很不錯了,所以不久就再沒教她背更深的詩。直至去年爆發「沙士」疫潮,幼稚園停課,王娜見女兒整天呆在家中沒甚麼事可做,又開始教她每天背誦四、五首唐詩。
就在停課的兩、三個月間,王紫石竟然把三百首唐詩全都背下來,並且培養出對詩文的情懷。有一次,王紫石在背岑參的《送人赴安西》時,背到其中一句「萬里鄉為夢,三邊月作愁」,突然哭了起來。其父母問她哭甚麼,她回答說:「好像是對月亮發愁吧,挺難受的……」說着,還低着頭抿起了小嘴不作一聲,好像對詩中的意境有另一番感觸,完全不似一個五歲小孩。
背完唐詩三百首,王紫石現在正跟父母背誦毛澤東詩詞,已背了近十首。她還向母親表示下一步要背宋詞,向更高難度挑戰。
《華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