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政府研究制訂「統一法」,並打算將有關法例直接引入香港當然值得港人關注。因為像這類政治色彩、政治涵義濃厚的法例,極容易跟很多個人自由及權利如言論自由、結社自由等有矛盾,令香港再陷於類似二十三條立法的憂慮中。故此港人實在有必要積極關注法例的草擬工作,而特區政府更有必要向中央政府澄清整項立法行動的目標及涵蓋範圍,以減輕港人的疑慮及擔憂。
但除了港人的關注及憂慮外,我們更擔心北京政府制訂的「統一法」會為兩岸關係引入新的不穩定因素,令兩岸關係不單無法好轉,反而趨於各走極端。
應該看到,兩岸問題從來是個政治問題、是個兩岸政府及人民如何重建穩定關係的問題。然而由於兩岸政府及人民間的鴻溝極大、然而由於兩岸政府及人民間的隔膜極大,兩方面必須透過長時間的互動、長時間的溝通才可能達至互信、才可能達至一種雙方都可接受的關係;而在溝通及互動的過程中,必須要讓兩方面有最大的空間可以轉圜,必須要讓雙方關係有足夠的模糊性,才能令兩方面透過不同的管道及方式接觸、才能讓兩方面可以暫時不拘名義或身份地位展開對話。
但假若北京政府制訂「統一法」,它便會以內地慣用的法律語言把兩岸的關係明確寫下來,甚至可能把台灣寫成中國的地方政府或像香港那樣的特區。這樣僵硬的法律規定不單難以為台灣政府及人民接受,更會大大局限了北京政府在跟台灣溝通互動時的靈活性、更會大大限制了北京政府所可能作出的政策選擇,到頭來不是令兩岸的談判磋商更難有進展、更難取得突破嗎?
更讓人憂慮的是,北京制訂的「統一法」,可能會提出一個統一的時間表又或是統一的進程。這樣的做法等同為兩岸關係的演變訂立死線,迫使台灣政府必須同意及接受,而一旦台灣政府及人民拒絕接受時,兩岸關係將被迫走向危機甚至衝突。像這樣的結果,對內地、台灣以至整個亞太地區都是有害無益的。
我們認為,制訂「統一法」只會收窄兩岸溝通互動空間、只會不必要的限制兩岸政府的選擇、只會令兩岸產生更多摩擦與矛盾;我們希望北京政府能暫時擱下有關法例,並盡力就各項涉及兩岸經貿、民間往來的問題與台灣方面開展真正對話。只有透過實質的對話,兩岸才能把冰封的關係解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