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回到廣州去辦貨,找到那些批發巿場,總驚歎大陸貨品的豐盛,澳門每一家店和廟街每一個攤檔的東西,不管式樣多創新,或者多懷舊,一應俱全;好多貨物,我還一直誤以為是泰國貨和舶來品。
家中和店裏早就有過多的燈飾,遇上七八支貝殼和塑料砌成的罩燈,點着了,五顏六色好繽紛,不買不成,好在馬上找到理由:「將來搬家,說不定能用得着。」用不着,我還有兩爿店,可以擱在店裏等有緣人。大家一定有過這樣的「遺憾」:遇到稱心的家具,價錢又公道,無奈再無餘地安置;開店,就遂了盡情購物的心願。我的想法感染人,澳門鋪租便宜,竟有朋友真的開始找鋪貯物。
最開心的是,這回竟碰上一個造型匪夷所思的大飾櫃,材料,大概是聚脂,七八呎高,乍看,像一截榕樹的斷樁,其實是幾塊卷曲的巨葉上描了幾百片泥金色的小葉,深沉,畸異,幾個大漢艱難地抬進了店門,擺在新店玻璃門後,開閘才數小時,途人沒有不駐足觀望的,更有一家大小六七人,神情肅穆,不發一語站在門外看,以為那是一件驚世的後現代思覺失調大師的無厘頭作品。
開店,最要緊是貨品吸引人,飾櫃還沒陳列貨品,還沒亮燈,本身就吸引人,做老闆的,能不開心?
大陸為甚麼有那麼多風格不同的東西?說不定,是全世界都貪便宜來訂貨,送來圖樣請工廠生產,外銷一百個;內銷,需求更大了,廠家再做一千個一萬個;反正模型和技術都在,因利乘便,順帶提高國人的生活品味和情趣。我就買了幾十款國產首飾盒,小巧精緻,大家到歐洲遊玩,一定會碰上的。終於找到信得過的夥伴相助,六月,石頭店對門的石頭店,真的要開了,到時候,就請大家來看飾櫃;既然飾櫃好看,賣甚麼就都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