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減低「主觀」帶來的負面影響,得盡量保持客觀,要做到這點,最重要是願意聆聽相反意見,或應該說,要主動接觸相反意見。
當投資者看好後市時,一般都傾向多看一些調子偏好的新聞及股評,而對於一些偏淡的資訊會不屑一顧,或即使看了、讀了,大都持有抗拒接受的態度,這種習慣其實非常普遍,但實務上卻非常危險,尤其當自己看好或看淡的「信心」異常強烈時。
試想,當你已對股市極為看好或看淡,多看一則與你相同觀點的消息及股評,除了令你的信心再度膨脹外,還有甚麼實質意義?相反,若你能仔細看一篇持相反意見的股評,或細心思考一則發出相反訊息的新聞,可能隨時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你要看的並非消息或股評的表面訊息或意見,而是這些訊息、意見背後埋藏的理據,想想這些觀點及理據是否被自己忽略了,若如是,則自不會受「主觀」擺布投資決定,若否,則進一步堅定原有的看法。能有「包容異見」之心、「反向思維」之習慣,才能真正做到客觀的自主。筆者習慣每天閱讀財經消息,都會先看一些與自己想法相反的報道及評論。
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