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長書籍 青少年最愛<br>中學生眼中十本好書

自我成長書籍 青少年最愛
中學生眼中十本好書

【本報訊】四年前還在念中七的袁兆昌,因為「讀書讀到悶」而忽發奇想,寫了《超凡學生》一書,以小說形式申訴對教育制度的不滿,換來莘莘學子的共鳴,更在昨日公布的第十五屆中學生好書龍虎榜中奪得榜首,成為中學生最愛的書;而擅長勵志小品的作家杏林子則奪得中學生最喜愛作家獎。 記者:張嘉雯

中學生好書龍虎榜由香港電台文教組、教協普及閱讀獎勵計劃、康文署香港公共圖書館合辦,由十二萬中學生投票選出十本最喜愛的作品和一位最喜愛作家。
今年二十五歲的年輕作家袁兆昌,在母校新界喇沙中學任教學助理,坦言對教育制度感到失望,「可能我個人諗法比較強烈,呢個教育制度畀唔到嘢我。」他喜歡台灣作家張大春的作品及看《樣衰阿闊》,過往曾推出過詩集,今次的上榜作品《超凡學生》由三十多個短篇小說作品結集而成,現時已構思第二、三集,以小說方式談教育制度及政治。

鼓勵學生放膽創作
「𠵱家嘅青少年讀物只側重一邊,太正面,畀唔到年輕人啟發。」為了出版這本書、投稿到十四間出版社的他,鼓勵學生們放膽創作,他自己則希望以活潑的文字,吸引年輕人看更多不同種類的書籍;但他自言在現時的社會環境,難以全身投入創作工作。
二十三歲的作家天航,去年剛從香港大學畢業,年紀輕輕的他已出版了八本書,今次上榜的《書虫的少年時代》是他兩年前的作品,他最愛看金庸所寫的《神鵰俠侶》及《笑傲江湖》,直言寫書跟吃飯一樣重要,能感到自己的存在價值。
港台文教節目總監鄭啟明解釋,投票結果顯示,中學生對自我成長的書籍最感興趣,在十本上榜書目中,共四本屬此類別,其次為奇想類,共有兩本,他認為上榜作品不少屬年輕作家的創作,能對新晉作家產生鼓舞作用。
頒獎嘉賓之一教協學術部主任陳漢林分析,近年好書龍虎榜作品有年輕化趨勢,「近年選書都發現,比較經典、比較有深度嘅作品,選嘅學生比較少,推廣唔容易。」他相信是中學生渴望從書中尋找認同及相似價值觀。